重陽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是中國的老年節,老人作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之一,中國社會自古就給予更多的照顧,甚至于賦予他們一些特殊的權利。之所以把重陽節定為老年節,緣于《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為“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故曰“重九”,又同為兩個陽數,故稱“重陽”。又因“九九”重陽與“久久”諧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托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而這些特權,我們可以先由一根老人用的手杖說起。
《禮記•王制》中有此記錄:“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贝笠鉃椋何迨畾q以后可以拄杖于家,六十歲以后可以拄杖于鄉,七十歲以后可以拄杖于國都,八十歲以后可以拄杖上朝,九十歲以后,天子若有事詢問,就要派人到他家請教,還要帶上好吃的東西。這是周代對待老人的制度。而此制度下暗含的意義及年歲也經常會被用在后來的壽匾題字中。
王制,是古代天子、諸侯治理國家時所倚仗的法律法規和各種制度,把拄杖行走上升為法禮制度的除了年齡和區域的劃分,還有手杖的形制,最特殊的當屬“鳩杖”。
《禮記•王制》還記載著漢代規定,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持有官府頒發的鳩枚,可以享受特別優待:出入官府衙門,不受限制;行走王土,食宿均有照應;做小本營生,一律免稅務;且身份地位受國家保護,有膽敢欺凌拄鳩杖老人者,以蔑視皇帝罪論處,嚴重者處以死刑等?梢,古代的鳩杖就是老人的一個保障。
1959年秋,甘肅武威市磨嘴子第18號墓中出土了一根漢代木竿鳩杖,長1.94米,圓徑4厘米,竿頭上鑲有一只木雕的鳩鳥,出土時鳩杖平置在棺蓋上,鳩鳥伸出棺首,木杖上還系著10枚東漢明帝時期頒發的“王杖詔書令”木簡,其內容記載了東漢永平十五年(72年)幼伯受王杖事,并錄建始二年(前31年)九月“年七十受王杖”的詔書和和平元年(前28年)毆擊王杖主當棄市的令。
其后1981年,甘肅武威市出土一批漢朝竹簡證明了所頒布令法的執行嚴格,竹簡記錄了兩個當時真實的案子,一則為漢代汝南一個姓王的男子打了一位同是平民的老人,結果被抓了起來,判處“斬首棄市”;另一個是說漢代,一個小官,發現一個老人有作案嫌疑,就把他抓了起來,結果呢,老人沒事情,官員本意為公事,但還是被殺頭了。而兩位老人的共同點是都手握鳩杖。
最早的杖是王權的象征,一般是用木、藤、竹制成,略高于人。鳩首杖最初為遠古時期原始部落的權杖,與遠古先民的鳥圖騰崇拜有著密切關系。遠古時期,中國西北的羌人、南方的越人,均把鳩鳥當作一種神鳥,并將鳩鳥作為部落的圖騰。而羌人是周人的祖先,當周人奪取天下之后,鳩鳥自然依舊是至高無上的。后來伴隨著鳩首杖的權杖意義的淡化,幫助老人行走的功能逐漸凸現。到先秦鳩首杖逐步演變為尊老敬老及長者地位的象征,到了漢代更是以擁有皇帝所賜鳩杖為榮。
之所以用鳩鳥為杖首的另一個原因,是古人認為鳩是“不噎之鳥”!逗鬂h書·禮儀志中》:“玉仗,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兵F鳥吃食時,總是一口吞咽下去,從來不噎,因此一般認為,鳩鳥的消化功能特別好。
有過伴隨長者生活經驗的人可能會發現,老人吃飯喝水很容易噎嗆,這與人體器官的機能衰退相關,尤其特指心肺功能的弱化,導致呼吸不暢,繼而導致嗆噎情況發生,這是現在科學的解釋。而這點很顯然古人在日常生活觀察到了,只是無法理解,所以只借鳩鳥不噎之美好寓意期盼老人的健康長壽。
任何時候求得保障都是有一種略帶消極的意味,而求其初心,老人更愿意獲得的不是這種有制度性質的特權,而是得到他人本有的禮貌對待及家庭間兒孫繞膝的歡愉。
傳統重陽節說一下古代老人有哪些特權
來源: 瀏覽 1696 次
上一篇:福建寧德特色美食小吃三沙黃螺
下一篇:從《紅樓夢》看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
更多關于 傳統重陽節說一下古代老人有哪些特權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