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yltqd.cn-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美利坚,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樱花官网官方入门网站2023,国产经典绝伦的爱情电影

  • <kbd id="yo6sg"></kbd>
    <ul id="yo6sg"></ul>
    <kbd id="yo6sg"></kbd>
    <tr id="yo6sg"><center id="yo6sg"></center></tr>
  • <tr id="yo6sg"><td id="yo6sg"></td></tr>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民俗 > 民俗動態 > 甘肅天水的五大民俗傳統文化

    甘肅天水的五大民俗傳統文化

    來源:  瀏覽 15939

    甘肅天水歷史悠久轄區的秦州、麥積兩區有知名的石窟藝術以及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甘肅天水的五大民俗傳統文化是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石窟文化、先秦早期文化以及三國文化。
    伏羲傳統文化
      五千多年前出現的伏羲文化是中華文化與文明的源頭。傳說伏羲皇發明網罟,教民漁獵,創八卦,別姓氏,倡導彩陶文化、玉石文化、龍文化等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伏羲皇用爻片創作的“日月三爻圖”是中華文字與數字的開端,也是中華易學的開端。因此,伏羲皇被歷代中華兒女尊稱為【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伏羲時代產生的龍文化、玉文化、觀天文化、姓氏文化、漁獵文化、太極八卦文化,原始文字與數字文化的總稱。太昊伏羲皇首創的龍文化是維系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精神紐帶,成為民族傳統、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伏羲傳統文化簡介                           
      羲廟祭奠每年農歷正月十六日,相傳為伏羲生日。這一天,天水市民眾自發集會到伏羲廟祭奠“人宗爺”(按:天水人習慣將伏羲稱為“人宗爺”),乞求幸福安詳,新年好運氣。
      除了民間祭祀這些傳統文化外,天水還在每年舉行盛大的公祭活動。                              
      文明之光                            
      據《三皇本紀》記載:伏羲“有圣德,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旁觀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于庖廚”。伏羲通過仰觀俯察,了解自然萬物,所畫八卦是用8個符號,分別代表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利用八卦占卜吉兇,正是這種對世界初步認識和把握方式,并孕育著中國哲學的萌芽,這也是后來《周易》的思想基礎。此外,伏羲還立九部、設九佐,以龍紀官,號龍師。禪于伯牛,鉆木取火,教民熟食;制歷法,定節氣,消息祝福,以測吉兇,嘗百藥,制九針,以拯天疾,開創了中華最早的文明。                              
      始祖地位木本乎根,人本乎祖。民族始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紐帶,也是神圣血緣觀念的具體表現。一個民族始祖地位的確立,有歷史的因素,政治的因素,同時也是多種文化相互融匯的結果。中華民族是以漢民族為主體,由多民族共同組成的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始祖是國人歷經千百年反復審慎地選擇而確立起來的民族血緣和民族文化的代表。人們對于歷史的認識的本身也是歷史性的。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對于民族先祖的認定,是從遠古的傳說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逐漸確立起來的!叭饰宓邸睘橹腥A民族的人文始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已逐步確立!叭饰宓邸钡氖老抵,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居神農、黃帝之前的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史書記載                            
      關于太昊伏羲的文字記載至遲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出現,《左傳》、《管子》、《周易》、《莊子》、《荀子》、《列子》、《戰國策》、《國語》、《世本》、《逸周書》、《山海經》等先秦典籍都有關于太昊伏羲的表述!吨芤住は缔o下》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边@段話全面系統地敘述了伏羲功業和始祖地位,影響甚大。
      在正史中,司馬遷《史記》從五帝之首的黃帝記起,未為伏羲立傳,但他在《太史公自序》說:“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笨隙朔说奈幕暙I。到了東漢班固的《漢書》,則突破《史記》的界限,將上古帝王世系從黃帝推至伏羲,伏羲開始登上官定正史!稘h書·古今人表》中首敘伏羲,次列炎、黃;《漢書·律歷志序》引《左傳·昭公十七年》“郯子來朝”諸語,認為“稽之于《易》,炮犧、神農、黃帝相繼之世可知!辈⒁蕴环藶闅v史源頭,確定他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庖犧繼天而王,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為太昊!边@就是說,在古帝王系統中,只有太昊伏羲氏是“繼天而王”的,因而他是百王之先,炎、黃諸帝繼伏羲而王。
      晉代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是一部專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跡的史書,所敘上起三皇,下迄漢魏,三皇首列伏羲,次為女媧、炎帝。梁代肖綺《〈拾遺記〉序》中說:“文起羲、炎”。其后唐高祖《修六代史詔》和唐太宗《修晉書詔》均以伏羲為中華文化的肇始者,所謂“伏羲以降,因秦斯及,兩漢繼緒,三國并命,迄于晉宋,載筆備焉”。至唐開元間,司馬貞為《史記》補寫《三皇本紀》,綜述、補充前世有關伏羲的文獻材料,成一篇較為完備的史傳。至此,伏羲在歷史古代典籍中歷史化的過程全部完成。                            
      【文化貢獻】                            
      現代學者在解釋“民族”的意義時,越來越多地傾向于從種族血緣和文化傳統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我們在討論民族始祖的確認過程時,要同時看到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歷代典籍對伏羲的文化貢獻所載甚多,這些貢獻歸結起來主要體現在民族血緣和民族文化兩個方面:                            
      文化開源                           
      首先,從民族文化的形成上來說,傳說伏羲始畫八卦,開啟了我們的民族文化之源!吨芤住、《史記》等典籍記載了伏羲“作八卦”的重要貢獻!墩摵狻R世》:“故夫宓犧之前,人民至質樸,臥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處,知其母不識其父。至宓犧時,人民頗文,智欲詐愚,勇欲恐怯,強欲凌弱,眾欲暴寡,故宓犧作八卦以治之!泵枋隽朔藭r代的社會狀況!抖Y記·禮運篇》注引《中侯握河紀》談到與伏羲關系密切的“河圖洛書”以及八卦:“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于河,遂法之畫八卦!狈税素灾兴N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我們民族思想方式的基礎。所以,可以說,伏羲開啟了中國傳統文化之先河,是中華文化的原點。另外,傳說伏羲確立了天文歷法;發明網罟,教民漁獵;養六畜以充庖廚;造琴瑟,作音樂等。這些均反映了伏羲在中華文明和文化初創時的貢獻。
      與中華民族另外兩個重要始祖炎帝和黃帝相比,炎帝是農業文明之初的代表,主要是對農業生產的貢獻;黃帝是農業文明進化時期的代表,主要是華夏各族政治和制度上統一的象征。而伏羲所代表的是比炎黃二帝更早的漁獵文明時期,是中華文化最早的源頭,是文明初始的象征。                            
      嫁娶文明                           
      其次,從民族血緣的凝聚上說,伏羲時代是一個部族融合的時期,史載伏羲“正姓氏,制嫁娶”!堵肥贰份d:“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而民始不瀆!毙帐系闹饕饔镁褪敲餮、別婚姻,純正血統。不同部族的人分別有不同的姓氏,“同姓不婚,懼不殖也”,各個部族相互通婚混血,從而奠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血脈基礎。這是伏羲在民族血緣方面的偉大貢獻。
      太昊伏羲氏還賦予了我們民族以總徽號——龍!蹲髠鳌ふ压吣辍份d:“太昊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贝罅课墨I和考古資料均證明,伏羲“人首蛇軀”。蛇是伏羲氏的圖騰。中華民族的總圖騰“龍”,正是以蛇為基礎,匯合了多民族圖騰而成的。聞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龍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因部落的兼并面產生的混合的圖騰”。龍圖騰的形成,象征了中華民族主體血脈的匯聚和文化的奠基。從此,普天下的中國人都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龍的傳人”,共同尊奉同一個祖先——伏羲。在伏羲的旗幟下,多民族團結和合,統一為中華一家。太昊伏羲因此而成為中華民族血緣和文化的廣泛代表。                           
      【文化源頭】                           
      中華民族具有大約一百七十多萬年發展歷史。遠古伏羲時代,已出現了象征民族團結的“龍圖騰”,以及《伏羲易》爻片圖形。                          
      中華遠古時代,在今之甘肅省天水市【大地灣古人類文化遺址】附近,有個“風姓,以蛇為圖騰”的伏羲部落興起,其首領伏羲氏聯合天下各部族,創造了象征中華民族大團結的“龍圖騰”!褒垺笔侵腥A各部族的總稱,“龍的傳人”辛勤勞作與生活在中華大地上,至今已超過五千多年了。                          
      今人歌頌伏羲皇:“織網罟、興漁獵、別姓氏、創八卦,開創了中華文化與文明”。伏羲皇被歷代中華兒女,共尊為【中華人文始祖】。                          
      伏羲文化在新中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與傳揚。因此,天水市被稱作【羲皇故里】。伏羲皇曾建都城于今之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因而,周口市被稱作【羲皇故都】。                          
      中華祖先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與表達,形成了原始的“中華易學”。伏羲皇曾經用一些磨平一面的石片,當作“爻(yao)片”,表示“有與無、日與月、男與女;陰與陽”等相互依存的事物與現象。磨平的一面讀作“陽爻符”,寫作“一”,表示顯性、男人、太陽、光明等,未磨的一面讀作“陰爻符”,寫作“--”或“八”,表示隱性、女人、月亮、陰暗等。伏羲皇在地上畫個圓圈,放入“一陰,一陽”兩枚爻片,創造了“日月符”,后人稱作《陰陽魚》或《太極陰陽圖》,表現日月循環,生生不息。                        
      伏羲皇繼承祖先們對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以及居住地四方“東西南北”的認識,創作了“日月符”與“三爻(yao)符”,這就是原始的“中華易學”。請看“日月符”與“三爻符”:                        
      伏羲皇創作《日月三爻圖》                      
      《日月三爻圖》的中心是“日月符”,四周擺放八個“三爻符”。以“日月符”為圓心,“三爻符”內側的“爻符”為“下爻”,外側的“爻符”為“上爻”。故曰:“三爻八卦,內下外上”。讀寫陰陽卦爻遵循“從下到上”的順序,讀寫數字卦爻遵循“從左到右”的順序。                      
      伏羲皇用三枚爻片創造的“三爻符”,表示原始文字和數字,還用八個不同類形的“三爻符”環形擺放在“日月符”周圍,構成了一幅表現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示意圖,稱作“日月三爻圖”,后人稱之為《伏羲太極八卦圖》,或簡稱《伏羲易》。                      
      《伏羲易》是用圖形表示的“中華易學”作品,被記錄在甲骨文字里。殷墟出土甲骨文“易”字,記載了《伏羲易》的圖形。請看甲骨文“易”字的結構。                      
      日月+三爻=易                     
      三爻+日月=易                     
      圖中代表“三爻符”的“三小橫”無論放在“日月符”的左邊,或者右邊,這個甲骨文都讀作“易”字。                     
      現代中文來自遠古時代的“甲骨文字”。甲骨文字屬于“象形文字”,用“筆畫”表現相關事物的形象。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易”字,表明“三爻符”圍繞“日月符”擺放,構成了遠古時代表現自然規律的“中華易學”。                    
      后人將伏羲皇創作的“日月符與三爻符”圖形,稱作“伏羲太極八卦”!疤珮O圖”中的“太極、陰、陽”三維一體,突出表現“三”是個重要數字。                   
      遠古“人頭瓶”與“三足缽”                   
      【伏羲故里】
      甘肅省天水市大地灣古人類遺址出土的“人頭瓶”與“三足缽”等文物,展示出距今四千年至八千年前,伏羲皇與神農帝等“三皇五帝”時代的原始彩繪與雕塑文化。                  
      現代考古發現:遠古中華祖先遺址中,存在一些磨平一面的小石片。這些出土的“爻片”與甲骨文“易”字,證實《伏羲易》在遠古時代就出現了。                  
      依據甲骨文“易”字和出土文物“爻片”的提示,再現《伏羲易》爻片圖形,只需2+3*8=26(枚)爻片。這“26枚爻片”組成的《伏羲易》圖形,如同26個字母組成的文字,內容豐富,意義深遠。                  
      后人用很多方式再現《伏羲易》的圖形。請看羲皇廟里,現代人制作的《太極陰陽八卦圖》。                  
      伏羲皇手捧“太極八卦”的塑像                  
      另外,河南洛陽地區伊川縣出土的“伊川缸”等文物,也展示了距今五千至七千年前的“三皇五帝”時代,人們“眼觀四時八至,二十四節氣”等天文歷法與繪制的“八卦”圖形。                  
    請看今人對“伊川缸”圖案的解析:                  
      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等自然規律,有目共睹。                  
      從“伊川缸”圖案解析,我們得知:原始“中華易學”是中華祖先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與表達。原始的中華易學是“圖形”而非“經文”。                  
      探索《伏羲易》的內容,就能懂得中華易學的原理與規律,就能明白中華卦爻的數理及本質。了解《伏羲易》的時空方位,就能步入中華風水與養生學術大門!斗艘住返南嚓P內容,分述如下。                 
     。ㄒ唬叭赵路碧N含的易學原理與養生術                  
      伏羲日月符(太極)                  
      1、“伏羲日月符”,后人稱作《太極陰陽圖》,蘊含“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互補,循環往復”等易學原理。更深入的思考,《太極陰陽圖》蘊含“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等現代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元素。                 
      2、“伏羲日月符”提示:“太極、陰、陽”是萬事萬物的三種表現形式,F代科學發現:可見的“物體”、不可見的“能量”與“場”構成了宇宙世界!拔矬w、能量、場”是物質的三種表現形式。這三種物質形式的“顯與隱;強與弱;多與少”等變化,構成了不同性質的萬事萬物。                 
      3、從“伏羲日月符”的“陰與陽合成太極”的寓意,提示中華養生術:“精與氣的結合,產生神明”。人體最初的“精”,即“生命物質”,來自父母的身體;出生后的“精”來自身體消化系統與呼吸系統攝取的營養物質與生命物質!熬笔巧Φ妮d體,屬于活體,需要適當的生存環境,不能過冷,也不能過熱。攝取先天與后天之“精”,以增強生命力,對于人體的生命至關重要。人體的“氣”即“生命能量”,是人體“精”催化“營養物質”產生的能量!熬c氣”的結合,產生了人體的“神”,即“生命靈魂”!吧瘛毙枰熬c氣”的供養與支撐。                 
      中華養生術主張“扶正固本”,創造了很多“蓄精、補氣、養神”的方法。例如,《黃帝內經素問》提倡“移精變氣,聚精養神”。人們集中思想把身體吸納與存儲的生命物質“精”與營養物質結合轉變為生命能量“氣”,再升華為生命靈魂“神”。如果“精氣神”充足了,人們就會神智清朗,思維敏捷,益壽延年。                 
      上述養生方法,來自“伏羲日月符”蘊含的思想。因此,“伏羲日月符”即“太極陰陽圖”常常被中華養生學家、醫藥學家與道學家們做為標志性的符號使用。                 
     。ǘ叭撤碧N含的原理及規律                 
      伏羲皇創作的八個“三爻符”,是原始的文字與二進制數字符號。后來,“伏羲三爻符”被用于占卜,冠以卦名,當作“卦符”看待了!斗税素浴返摹岸M制數字”真相,隨之被淹沒了,沒有人知道了。                 
      現代人發現了《伏羲八卦》蘊含的“二進制數字”原理與規律,并用“0”與“1”兩種狀態組成了數字電路,開創了科技新時代。                 
      數字電路的發明,普及了“二進制數字”的原理與規律,使得現代人很容易明白《伏羲八卦》的如下數理:                 
      1、《八卦》的每個“爻片”都有“陰或陽”兩種可能的狀態;每個“三爻卦符”都需要三個“爻片”組成。依據排列組合的乘法原理,這樣的“三爻卦符”,僅有2*2*2=8(種)型態。                 
      2、從“伏羲八卦”即三爻卦符“000”坤卦開始,經001,010,011,100,101,110,到111的二進制“數值”,分別是0,1,2,3,4,5,6,7。由小到大的順序很明顯,便于學習和記憶。                 
      本書采用數字“0”標示陰爻符號“--”;用數字“1”標示陽爻符號“一”。陰陽爻符“從下到上”的數位排列,轉換為數字爻符“從左到右”的數位排列。這樣“陰陽爻符”與“數字爻符”的對應關系,便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了。                 
      例如,從下到上“陰陽陽”排列的“巽(xun)”卦,對應于從左到右的“011”排列的“巽”卦!011”表示原始文字“風”與原始數字“3”。請看下圖:               
      “風、3”,巽卦。               
      《伏羲八卦》的二進制“三爻符”,分別代表八個原始文字與數值!叭撤眱炔筷庩栘撤麛盗颗c位置的變化,表現為二進制數值與原始文字的變化。例如,從“000”坤,土、女、陰等內容,逐漸變化到“111”乾,天、男、陽等內容,蘊含著“事物的性質取決于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性質”,以及“事物的變化一般遵循量變到質變的規律”等現代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元素。牢記《伏羲八卦》的數值、三爻符、卦名與意義,就能順暢進入中華易學的殿堂。              
      《伏羲八卦》的對應關系如下:             
      數值--三爻符—--卦名;原始文字             
      0----000------坤;土、地、女、陰             
      1-----001-------艮;山、...             
      2-----010-------坎;水、...             
      3-----011-------巽;風、木、...             
      4-----100------震;雷、...             
      5-----101------離;火、...             
      6-----110-------兌;澤、...             
      7-----111-------乾;天、男、陽等。             
     。ㄈ短珮O八卦圖》的方位與中華風水學術             
      中華風水學的真諦來自中華先民尋找宜居環境的經驗積累。例如,山清水秀,背風向陽的宜居環境,或者,河流匯接或環繞的平川地代等,皆屬風水寶地。中華四大發明之一的“羅盤”與風水學術密切相關。因為“羅盤”能夠確定“方位”。            
      “先天八卦”或“后天八卦”的方位,都是后來人添加進去的。因此,五花八門,各有各的說法,但是,皆屬“僅供參考”之列,不必細究。其中,比較權威的,當屬依據“泰卦”確定的方位。            
      “坤上乾下,陰陽交合”謂之“泰”!疤钡呢韵蟊硎尽按蠹罄,而且能夠與全世界的“地圖規則”接軌。因此,很多人采用了“泰”卦確定的方位。請看依據“泰”卦,確定的方位圖: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由坤卦(北)起始、順時針依次為震卦、離卦(東)、兌卦、乾卦(南)、巽卦、坎卦(西)、艮卦、又返回坤卦(北),完成一個循環周期。           
      其他那些從卦爻“名稱”或卦辭“文字”出發的“風水學”,多數脫離實際,除了“玄學”意義,沒有多少實用價值。因此,學習與牢記“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等方位規則,以及“面向南方,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中華方位術語很有必要。至于其他風水理論,牽強附會的居多,越扯越遠,僅供娛樂不必當真,也不必記憶了。           
     。ㄋ模丁斗艘住穼χ腥A文化的貢獻           
      從《伏羲易》的“內容、時間、空間”三維屬性觀察,人們看到了《伏羲易》對中華文化的巨大貢獻:           
      1>《伏羲太極圖》被后人發展出“中華養生易學”與“中華道德易學”,其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素問》、《太極養生功》、商代《坤乾易》與周代《道德經》等。          
      2>《伏羲八卦圖》被后人發展出“占卜易學”,或稱“玄學”。其代表作品為夏代《彖辭易》、周代《文王易》與《周易》、漢代“易經”與《京氏易傳》、明代《斷易天機》等。          
      3>《伏羲太極八卦圖》被陰陽師發展出“陰陽五行學”,或稱“五行易”;被風水師發展出“風水易學”,或稱“堪輿學”;被巫師道徒演繹出“命相易學”與“鬼神易學”等。          
      由上可知:從《伏羲易》衍生出的中華易學與玄學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產生了巨大影響。          
      本章探索《伏羲易》展示的原理及規律,讓人們看到了“太極、陰、陽”,以及“三生萬物”等“原始三維世界觀”,看到了“精、氣、神”支撐人體,看到了“物體、能量、場”構成宇宙世界萬事萬物。         
      《伏羲易》蘊含的“有無相生,顯隱共存,陰陽互變,循環往復”等原理與規律,印證了馬克思哲學的“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量變到質變規律”等認識,古已有之?梢哉f:《伏羲易》不僅是中華易學與三維世界觀的第一源頭、而且是馬克思哲學中國化的最佳載體。         
      伏羲皇被稱為中華民族三皇五帝的“三皇之首”、“都”于宛丘,1984年發掘出了羲皇故都宛丘,方廣百畝。被譽為近代地下發掘的規模最大的一座地下古城址!俺鞘小背霈F了吧!伏羲創網罟,執伏犧牲養成六畜,開創人類的畜牧時代,結束了茹毛飲血,開始吃熟食,也是一項人類的重大文明吧!伏羲制嫁娶,結束了群婚、亂婚,方始“一夫一妻”的對偶婚,正姓氏,別血緣,提高了人類的自身質量,又是一項關系人類的重大發明吧!不論許慎的《說文解字》,還是其它關于考證中國文字的典籍,皆說八卦的八個符號,是中國方塊字的“祖先”。當代人發現,在八進制,十進制出現之前,遠古中華祖先們已經發明了二進制數字符號,即“三爻符”。         
      【人文始祖】        
      追尋我們民族的根,有幾個偉大的名字是無法回避的,他們就是“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伏羲位居“三皇”之首,中華文明史上一些重大的發明創造如畫八卦、結網罟、興嫁娶、創樂器等都附著在伏羲身上,因此伏羲也就成了文化的化身,古往今來被尊稱為“人文始祖”,“人宗爺”或“人祖爺”。當然,現代意義上伏羲文化內涵更加廣泛,凡和伏羲事跡相關的事或物,諸如祠廟遺跡、民情風俗、軼聞傳說、史籍記錄等都屬于伏羲文化范疇。        
      關于伏羲的傳說長久流傳于黃河上下、大江南北。秦漢以降,伏羲開天辟地第一帝的地位確立,其事跡及相應的文化通過三個層面傳播:其一,典籍傳承層面,經、史、子、集各類典籍代不絕書;其二,圖像傳承層面,伏羲畫像頻頻出現在墓室雕刻、建筑物彩繪、工藝品加工等各種藝術形式中;其三,祭祀傳承層面,從官方到民間都設祠祭祀,綿延不絕。由此,形成了內容博大的伏羲文化。        
      中華龍文化       
      民間藏有8000千年前的龍文物。從而可映證,龍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圖騰神,華夏先民在從蒙昧走向文明的進程中,龍圖騰始終是最顯亮的旗幟。伏羲而下,炎帝神農、勾芒、共工、祝融、軒轅黃帝等遠古文化英雄都繼承了龍圖騰。三皇五帝一脈相承,他們創造的文化與龍文化也是一脈相承的。從而龍也就成為中華文化內涵博大、最富有魅力的形象。正如聞一多先生《伏羲考》所言:“龍族的諸夏文化才是我們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數千年來我們自稱‘華夏’,歷代帝王都說是龍的化身,而以龍為其符應,他們的旗章、宮室、輿服、器用,一切都刻著龍文?傊,龍是我們建立國的象征!逼鋵,從更大的范圍而言,從物質世界到精神天地,從上層文化到民間習尚,龍無所不在,中華大地幾乎是龍的世界。隨著封建制度的消亡,龍完完全全走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其形象威武雄壯,團結強大,成為中華民族文化最偉大的標識。在中華民族的心靈深處,龍有著不同替代的牢固地位。無論何時何地,“龍的傳人”這一口號始終是海內外華夏兒女團結奮進的“粘合劑”。有一句歌詞唱得好:“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文化靈魂】       
      在贊頌伏羲的匾聯上,“一畫開天”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匾聯之一,所謂“一畫開天”就其實質,即伏羲在質樸、簡易、無框框條條局限的原始思維狀態下不斷探索,在凡人俗事背后找到了一個思維的制高點,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深層次考察,從而感悟到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最基本規律,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象出“陰”和“陽”兩個最基本的元素,并用“日月三爻圖”這種特殊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打開人們認識世界的閘門。以“伏羲日月三爻符”為基礎的易學,作為中國人認識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基本模式,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是中華文化的靈魂。      
      以上三個方面是從大處著眼的,如果細化論述,則伏羲文化的精神實質還可表述為:①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②兼容并包的團結協作精神;③百折不繞的奮斗精神。伏羲和伏羲時代已成為遙遠的過去,而伏羲的精神仍涌動在中國人的血脈中。歷朝歷代對伏羲的崇拜,其實就是對文明和進步的禮贊,對勞動和創造的肯定,對無私奉獻者的感恩,這與我們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設富強和諧國家的時代精神是相一致的,也無疑會對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激發愛國主義情懷起到積極的作用。      
      【創始龍文】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被稱為龍的民族,華夏裔胄被稱作龍的傳人。為什么被稱為龍的民族和龍的傳人?追根溯源,這一切,都肇始于遠古時代太昊伏羲氏創制龍圖騰和以龍紀官的偉大創舉。      
      典籍記述    
      《周易·系辭下傳》說:“伏羲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敝蟊姸嗍芳畮缀跏且恢虏捎眠@一觀點!稘h書》、《白虎通義》更是原文照抄地記載!妒辣尽、《尚書·序》、《帝王世紀》稱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為三皇,《漢書·律歷志》將伏羲氏列為三皇之首。魏晉之后這一稱謂成為眾多史學家的共識。明代朱元璋欽定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為三皇,稱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從而有了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之說。北京國保單位“歷代帝王廟”也是按朱元璋的欽定設立的牌位!墩f文》以伏羲、神農、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作為一種中國古史系統。山東嘉祥縣東漢末年的武梁祠歷史人物畫像石刻,共刻有11位上古帝王圖像,也是伏羲氏為首,之后是神農氏、黃帝、顓頊等。    
      《左傳·昭公 十七年》記述:“黃帝以云紀,故為云師而云名。炎帝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太昊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堵肥贰吩唬骸疤环耸弦札埣o官,百師服,皆以龍名! 《史記·補三皇本紀》云:“伏羲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薄吨駮浤辍酚浭觯骸疤环耸,風姓之祖也,有龍瑞,故以龍命官”。北宋劉恕《通鑒外紀》記載“太昊時有龍馬負圖瑞出于河,因而名官,始以龍紀,號曰龍師。命朱襄為飛龍氏,造書契;昊英為潛龍氏,造甲歷;大庭為居龍氏,治居廬;渾沌為降龍氏,驅民害;陰康為土龍氏,治田里;栗陸為北龍氏,繁殖草木,疏導源泉!薄毒V鑒易知錄》記述:太昊伏羲氏立“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兜弁跏兰o》、《淮南子》等史書典籍均有太昊伏羲氏以龍紀官為龍師的記述!吨駮浤辍氛f太昊伏羲氏為風姓之祖。風的上部正是“天似穹廬”的表相,下部乃一蟲字,蟲即龍也,概之,“風”所表示的正是“天下一條龍也”。而太昊伏羲氏的屬下都是以龍為司職的官員,這就充分說明:“龍”最早與太昊伏羲氏聯系在一起。稱太昊伏羲氏為龍師人祖是數千年來人們的共識。    
      傳說故事  
      太昊伏羲氏為什么“以龍紀官,號曰龍師?”這與漢族民間傳說中太昊伏羲氏創制龍的圖騰有著密切的關聯。當然傳說不能當作歷史,但傳說可以折射出歷史的畫面,F代科學考證,中華民族心目中被稱作龍的神物,是不存在的。龍是遠古時期人們所崇拜的圖騰,而且是由當時眾多部落的圖騰拼湊而成的,是太昊伏羲氏率領的部落聯盟所高舉的一面旗幟。聞一多先生在《詩與神話.伏羲考》一文中說:"龍究竟是什么東西呢?我們的答案是:它是一種圖騰,并且只存在于圖騰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的一種綜合體”;“龍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態是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澤厚說: “這可能意味著以蛇圖騰為主的遠古華夏氏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他氏族部落,那蛇圖騰不斷合并其他圖騰逐漸演變而為龍”(《美的歷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東在2000年推出了他潛心研究寫成的《中國龍的新發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王東認為,中國的“龍”源于圖騰,又超越圖騰,是文化的創造,也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的反映民族文化精神的吉祥符號和美好象征。龍的圖騰是怎樣出現的?又為什么叫作龍?多年來,筆者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在豫、魯、皖,在陜甘地區,廣泛收集民間傳說和民間故事,并將這些民間傳說歸納整理,與出土文物上的中國古文字相印證,經過深入的研究后發現:太昊伏羲氏率領的部落聯盟是最早以龍為圖騰的。太昊伏羲氏是遠古社會唯一號稱“龍師”,并以“龍”稱謂司職的部落聯盟的首領。  
      龍圖騰
      相傳太昊伏羲氏建都于宛丘,統領著九大部落。這九大部落在結盟之前,都有著自己的圖騰,如蟒蛇、雄鹿、老虎鱷魚、巨蜥、紅鯉蒼鷹 、白鯊、長須鯨等等。華夏九州第一次大結盟之后,太昊伏羲氏集中九大部落圖騰的特色,以蟒蛇圖騰為基礎,選用鱷魚圖騰的頭,雄鹿圖騰的角,老虎圖騰的眼,巨蜥圖騰的腿,蒼鷹圖騰的爪,紅鯉圖騰的鱗,白鯊圖騰的尾,長須鯨圖騰的須,組成了一個新的圖騰。新圖騰的形成,標志著“伏羲始定四海之廣、作八卦、分九州”(見《竹書紀年》)。這個新圖騰乃天下之物也。代表著眾多部落第一次大結盟的新圖騰是如何確定為“龍”這個稱謂的?我們可以從典籍記載中,從出土的古鼎銘文、甲骨文、古籀文及傳統的小篆中,從天空閃電的圖像里,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山海經.海內東經》云:“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痘茨献印さ匦斡枴芬嘣:“雷澤有神,龍身人頭”。多種典籍均載雷神為龍身人頭,說明遠古時期龍曾被奉為雷神!短接[》卷13引《尚書·洪范》說:“雷于天地為長子,以其首長,萬物與其出入也。雷出地百八十三日而復入,入則萬物入。入地而百八十三復出,出則萬物亦出! 古人認為萬物生長與雷電有密切聯系,以為是雷電送來了雨水,主宰萬物生長。
      古籀體的“龍”,甲骨文的“龍”,展現的既是龍圖騰的形象,同時也是雷電出現時的閃電圖像。而周代“古缽”銘文的“龍”其右部分仍然是閃電的圖像,其左部分已經有了雷鳴之“音”的成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漢印、漢代《張遷碑》的“龍”已定型,“龍”字的左邊是一個“音”字的夸張,為雷鳴之音,蘊含著一種“隆隆”聲;“龍”字的右邊那彎彎叉叉的字形,為閃電之相,顯現著新圖騰的圖像!墩f文解字》論述漢字形成的途徑為“指事、象形、象聲、會意、轉注、假借” 六個方面,而這個繁寫的“龍”字左邊象聲,右邊象形,左右合之為“龍”,完全符合中國字形成和發展象聲、象形、會意的基本規律。從古籀體到現代繁寫體“龍”的演變,給我們傳遞著一個重要的信息,“龍”的命名與電閃雷鳴有著密切的關聯。在太昊伏羲氏時代,先民們發現,每逢雨水降臨時,烏云洶涌,當雷鳴電閃之時,那耀眼的閃光圖像蜿蜒奔馳,一伸一曲,極像他們新制作的圖騰。而緊緊相伴隨的,是“隆隆隆”的雷聲;“隆隆”聲涵概著粗壯、雄渾、深沉和悠遠等特點,給人的感覺自然是雄壯、崇高和神秘。于是,太昊伏羲氏和先民們取其“隆隆”聲,將代表著眾多部落第一次大結盟的新圖騰,以“隆”這個音而呼之。當然,在太昊伏羲氏時代,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字, “隆”和“龍”還不可能有什么區分,它只是一個稱謂的符號!褒垺弊质呛髞砣藗冎鸩桨l展演化而成的。其實, “隆”也好,“龍”也好,它代表的只是閃電的圖像和雷鳴的聲音,或者是閃電所帶來的聲音。
      新圖騰被太昊伏羲氏和先民們定名為“龍”之后。華夏民族的知識結構中,開始有了龍圖騰的稱謂,并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步形成一個體型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明能暗、能起能臥、擅爬會游、彎轉曲折、快速行進、善于變化、能量巨大、天上可飛、水中可藏的龍的概念。太昊伏羲氏把龍圖騰作為族徽,龍圖騰從此成為華夏帝業的象征,龍圖騰渲示著華夏九州的大團結和大融合。在遠古的原始社會狀態下,雖然還沒有階級,還沒有剝削,但是,人們只要看到龍圖騰,就會立即簇擁到龍圖騰之下。隨著歷史的積淀和蘊蓄,龍成為溝通天地的吉祥瑞獸。在人們的心目中,龍集日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氣,具百獸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納百川之胸襟。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文化標志,是吉祥嘉瑞的象征,龍圖騰顯示了無與倫比的凝聚力,有著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龍文化是維系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精神紐帶.成為民族傳統、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考古證明】
      從考古的發現研究看,在人們的意識當中,龍與人的關系意識,從6000多年前開始一直延續下來。建國以來,在黃河,長江流域都曾發現過新石器時代有關龍文化的遺跡和遺物。如內蒙古赤峰地區出土的玉雕龍, 該玉雕龍為碧綠色,高26厘米,重1000克,身體呈英文字母C的形狀,因此被命名為C形玉雕龍,距今5500年;湖北黃梅縣焦墩出土的河卵石擺塑龍, 形象為鹿頭蛇身,長4.46米,距今6000余年。這些發現都曾引發考古界和史學界對龍文化的探索.人們曾預言,具有發達原始農業的黃河流域,有可能找到原始龍文化的影子.這一推測在1987年終于得到證實. 這一年在河南省濮陽市西水坡發現了一座古墓葬,墓葬右龍左虎,中間睡一個身高達一米八四的男性墓主。龍的圖像是用蚌殼堆積而成的,屬于體型較大的鱷形龍,形象同后世成形的龍紋比較接近。經測定,距今為6400百年加減135年。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麥積山石窟位于天水東南約30公里山中。據文獻記載,石窟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大興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時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發展。西魏文帝元寶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后,在這里開鑿麥積崖為龕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間(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亡父建造七佛閣。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在麥積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經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斷的開鑿擴建,遂成為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
      【宗教】
      麥積山石窟以佛教為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凈土等內容,從壁畫和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生和佛傳故事是佛教文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如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舍身飼虎、涅槃等。通過對佛、菩薩、飛天等形象的塑作,反映了佛教對現實世界的精神啟迪。  
      【藝術】
      麥積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筑等方面的實物資料,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藝術家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和審美取向。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著對恐怖現實的蔑視,對人生榮辱的淡忘和超脫世俗之后的瀟灑與輕松;西魏、北周造像的溫婉和淳厚,沉醉于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對佛國世界的向往;隋唐造像豐滿細膩;宋代造像衣紋寫實,面貌莊重。麥積山藝術以泥塑見長。藝術家們揚棄了以往那種斤斤計較的細部講究,而把感染力提到了統率一切的高度,神情動人,富有生活氣息。從麥積山各時代造像可窺見當時藝匠們突破佛教的清規戒律,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主要素材,加以藝術的夸張、想象、概括、提煉而創作出來的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宗教人物:佛、菩薩、弟子、供養人等形象。第121窟中竊竊私語的佛弟子,第123窟中童男、童女所表現的虔誠,不是苦行者的虔誠,而是在時代思潮影響下的童稚般的真誠和愉悅。所以,麥積山塑像受當地社會環境的影響使其表現了當地的人與情,使佛教造像好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識,使人感覺佛國世界的可親可愛,從而虔誠信奉。
      麥積山藝術以泥塑見長。藝術家們揚棄了以往那種斤斤計較的細部講究,而把感染力提到了統率一切的高度,神情動人,富有生活氣息。從麥積山各時代造像可窺見當時藝匠們突破佛教的清規戒律,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主要素材,加以藝術的夸張、想象、概括、提煉而創作出來的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宗教人物:佛、菩薩、弟子、供養人等形象。第121窟中竊竊私語的佛弟子,第123窟中童男、童女所表現的虔誠,不是苦行者的虔誠,而是在時代思潮影響下的童稚般的真誠和愉悅。所以,麥積山塑像受當地社會環境的影響使其表現了當地的人與情,使佛教造像好象在生活中似曾相識,使人感覺佛國世界的可親可愛,從而虔誠信奉。
      麥積山石窟也曾是“有龕皆是佛、無壁不飛天”,但由于多雨潮濕,壁畫大多剝落,但仍保留北朝時期的西方凈土變、涅槃變、地獄變及睒子本生、薩陲那太子舍身飼虎等本生故事、壁畫中描繪的城池、殿宇、車騎和衣冠服飾多具有漢文化特色,反映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尤其是飛天,多彩多姿更具特色,有泥塑、雕刻、繪畫以及薄肉塑四種形式的飛天。雖然飛天的故鄉在印度,但麥積山的飛天卻是中外文化共同孕育的藝術結晶,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神仙融合而成的中國文化的飛天。她沒有翅膀,沒有羽毛,她是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只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凌空翱翔的美麗少女,是中國古代藝術家最具天才的杰作。同時,在壁畫、雕塑中也同樣反映舞蹈、樂器、為研究國古代音樂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建筑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雄渾壯麗。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
    麥積山石【建筑】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宏偉壯觀的立體建筑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雄渾壯麗。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
      麥積山石窟群中最宏偉,最壯麗的一座建筑是第四窟上七佛龕,又稱“散花樓”,位于東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經約八十米,為七間八柱廡殿式結構,高約九米,面闊三十米,進深八米,分前廊后室兩部分。立柱為八棱大柱,覆蓮瓣形柱礎,建筑構件無不精雕細琢,體現了北周時期建筑技術的日臻成熟。后室由并列七個四角攢尖式帳形龕組成,帳幔層層重疊,龕內柱、梁等建筑構件均以浮雕表現。因而,麥積山第四窟的建筑是全國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國傳統建筑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構建筑的重要資料,真正如實地表現了南北朝后期已經中國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內部面貌,在石窟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地灣文化
    大地灣文化是華夏先民在黃河流域創造的古老文明,是華夏文明的來源之一。                
      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是中國黃河中游最早也是延續時間最長的舊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時代文化,存在于約距今4800至60000 年。                
      第1—3文化層形成于距今60000至20000年,地層中僅發現石英砸擊技術產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層距今20000至13000年,細石器技術產品和大地灣一期陶片開始出現,但在遺物總體數量上處于從屬地位;第5文化層距今13000——7000年以細石器和大地灣一期陶片為主;第6文化層距今7000——約5000年,主要文化遺物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對這些遺物的研究顯示,古人依次經歷了原始狩獵采集、發達狩獵采集大地灣遺址、大地灣一期原始農業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農業四個經濟發展階段。大地灣文化內涵豐富、特征鮮明,既是中國率先使用彩陶的史前先民,又是西北地區最早產生的農業文化。因其屬于新石器時代早期,所以處處顯露出原始的特征。                
      【文化簡介】                
      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大地灣是一處距今8000年—4800年的史前遺址。它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遺址,比廣為人們所知的河南澠池仰韶村和陜西西安的半坡村遺址都要早。                
      2006年發掘工作的最新發掘研究成果顯示,大地灣遺址的人類活動歷史由距今8000年推前至距今6萬年。這次發掘工作由蘭州大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共同主持,其間有來自美國的考古學者參與工作。據考古工作者介紹,通過細致研究,第1—3文化層形成于距今60000至20000年,地層中僅發現石英砸擊技術產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層距今20000至13000年,細石器技術產品和大地灣一期陶片開始出現,但在遺物總體數量上處于從屬地位;第5文化層距今13000——7000年以細石器和大地灣一期陶片為主;第6文化層距今7000——約5000年,主要文化遺物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對這些遺物的研究顯示,古人依次經歷了原始狩獵采集、發達狩獵采集、大地灣一期原始農業和仰韶早晚期成熟大地灣文化的農業四個經濟發展階段。專家們認為,人類自距今6萬年就進入到大地灣地區,成功度過了寒冷的末次盛冰期并延續下來,使用先進細石器技術的狩獵采集人群可能隨末次盛冰期的來臨向南遷徙到這一地區,在大地灣地區開始了原始的粟作農業,并大約于仰韶晚期發展成成熟的粟作農業。               
      從天水秦安縣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獲悉,《秦安大地灣遺址保護規劃》搶救性保護維修項目已啟動,預計該項目需要資金約3045萬元。              
      據介紹,該項目共有五個子項目,分別是大地灣史前遺址博物館建設;F901(大地灣著名的宮殿建筑遺址)遺址保護大廳外觀改造;周圍散水及護坡加固維修;原始村落復原和遺址展示區。              
      根據方案,史前博物館將建在遺址保護范圍外圍清水河南岸古河道與緩山坡交叉處,占地面積約26680平方米。大地灣F901保護大廳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因地質及工程施工質量等方面的原因,大廳墻體出現多處裂縫,此次需進行外觀改造和加固維修。原始村落復原區位于遺址博物館區東南方,總占地面積約6公頃。在外觀上形成原始村落氣勢,內設制陶區、狩獵區、農耕區等。遺址展示區展示的內容主要有:遺址博物館區展示:大地灣遺址出土的可移動文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葫蘆河流域仰韶文化系列展等。              
      【文明起源】              
      原始建筑            
      文明天水是中華文明的多源生發地之一,距今7800年前的大地灣文化遺址所展示的天水遠古文明,時間跨度越3000年,內容異常豐富。其在原始建筑、藝術、農業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華文明悠久、博大和先進的典型代表,是中華文明火花的最初閃現,故而被稱之為“大地灣文化”。由于大地灣1期文化早于中原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千年以上,兩者在文化原貌上又有延襲承傳的密切關系,因而,她上開中原仰韶文化之先河,下啟隴右馬家窯,齊家文化之濫觴,對探索中華文明的線索和原生面貌,揭示隴右與天水古代文化的考古編年和文化序列,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大地灣遺址、師趙村遺址發掘房屋遺址200多座,最早的是深穴窩棚式建筑,距今7000至8000年間,這是標志著人類的居住方式從穴居向半穴居邁進的一個新起點。到晚期,已發現平地起建、居住面多以白灰面涂抹或青灰色料礓石渣和細沙混合筑成。屋前有與住室相通的“凸”字形門斗。尤其編號為F901的房大地灣文化址,是為止年代最早,規模最大最具中國建筑風格的“宮殿式建筑”,距今5000多年。代表了仰韶建筑的最高成就,其一是建筑規模巨大;其二是工藝精良,方法進步;其三是布局規整,平衡對稱。它由主室、東西兩側室和后室、門前附屬物構成,總面積420平方米,是中國木結構建筑的典型代表。并在墻壁、門、灶臺的設計布局上還增加了防火保護層。是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宮殿建筑雛形,而且開創了后世我國傳統木結構建筑的先河,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建筑豐碑。            
      原始藝術文明           
      天水史前遺址出土的陶器,不僅是發現最早的陶器,而且陶器口沿上多繪有紅色寬彩帶,是中國最原始的彩繪圖案。以這一獨特風格為標志的大地灣一期遺址,在考古學上被稱為“大地灣文化”。 這些陶器以生產、生活用器為主,形狀有圓底缽、三足缽、三足罐、圈足碗、小口瓶、尖底瓶、口足鼎、平底釜、條形盤、深腹罐等。大量早期彩陶制品以繪有變體魚紋和鳥紋相結合的花紋為主。大地灣遺址的彩陶是中國已知最古老的彩陶之一。由此說明包括甘肅東部、南部的渭河、西漢水等是中國彩陶的故鄉。自此,彩陶在甘肅久盛不衰。加之大地灣晚期F411房屋的大型地畫,距今5000年,更是迄今最早且保存完整的繪畫作品,這對研究中國繪畫的起源和原始社會的繪畫藝術有重要學術價值。            
      文字的起源地           
      中國的文字,到商朝時期的甲骨文、金文已是成熟的文字,但產生的年代不可考。大地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發現的10多種刻劃符號,有類似水波紋狀的;有類似植物生長的,還有以直線和曲經相交的形紋等。這些介于圖畫和文字之間的朱彩符號,在年代上早于半坡的刻劃符號千年以上,又與仰韶時代種類逐漸增多的刻劃符號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基至有些刻劃符號與半坡的完全一致,這無疑為中國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資料和線索。郭沫若說“彩陶上的那些刻劃符號,可以肯定地說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或是中國原始文字的孑遺!。           
      中國農業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在大地灣一期灰坑中,采集到已碳化的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其中黍的碳測年代距今約7000多年,是中國同類作物中時代最早的標本。說明隴原大地最早的墾荒者至少在7000多年以前就成功地將野生黍培養成裁培黍,糾正了國際農史界通行多年的中國黍源于國外的謬誤,進而確立了中國黍源于隴西黃土高原的說法,證明了以大地灣遺址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國最早的糧食和油料作物的種植地,也是中國旱作農業黍、稷的發祥地,這兩種植物距今已有7800年左右,較之于半坡早了1500多年,兩種植物種子的出土毫無疑問地認定以大地灣遺址為中心的河谷是中國農業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以秦安大地灣為代表的天水史前文化,對中國文明起源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許多遺跡證明了城市發生的前奏及父權制時代。所有這些“對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線索”大地灣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曙光”。大地灣仰韶晚期文化無疑處于文明的前夜。          
      在大地灣編號為H398的灰坑中,發現一堆炭化的糧食標本,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長江先生鑒定為黍(俗稱糜子),但黍粒均小于現代種,反映出當時栽培技術的原始。出土的骨末、磨石、磨盤、陶刀、石刀等農業生產工具進一步證實了農業已經產生,并且超越了刀耕火種的最初階段。由此說明,在中國西北地區彩陶和農業兩者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命名】          
      考古學研究中,經常使用“文化”一詞,如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周文化、秦文化,等等?脊艑W的“文化”不同于廣泛意義上的文化,是指大體同時、集中在一定地域并有相同特征的遺跡、遺物的共同體。這種共同體是由許多民族、部落組成的社會集團,它們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特征的文化傳統。在一定程度上,它們類似于歷史時期的各代王朝?脊艑W文化通常以首次發現的地名來命名,但在實際研究中經常會產生許多爭論與分歧,使得社會公眾陷入困惑之中,不知所從。          
      大地灣文化的命名也存在類似問題。發掘者最初是以“大地灣一期文化”來命名的,有的學者則以最早的發現地冠名為“老官臺文化”;繼而有的學者稱老官臺遺址面積太小,出土物少且不單純,不能作為該類遺存的代表,而應以大地灣遺址為其代表;又有學者以大地灣遺址含有多種文化,因而主張以內涵單純的陜西臨潼白家村遺址命名為“白家村文化”,在爭淪不休的情況下,有學者提出暫稱之為“前仰韶文化”。眾說紛紜,意見有七八種之多,命名討論至今已持續了20余年。隨著更多早期彩陶文化遺址的發現,學者共識逐漸增多。大家都認識到,單純地以自己或本省發現的遺址來命名,既違反考古學命名的原則,又勢必造成研究上的混亂。         
      如果將這類遺存定性為渭河流域的新石器早期文化,年代約為距今7000年—8000年,那么它就包括一脈相承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大地灣一期為代表,屬于偏早階段,約為距今7300年之前。        
      第二階段以天水師趙村一期為代表,屬于偏晚階段,年代約為距今7300年—7000年之間,兩個階段共同的特性是均早于仰韶文化,彩陶以紅彩帶紋為顯著標志,生存地域主要在陜、甘兩省的渭河流域,波及到涇河、西漢水流域,其至在陜南也有類似遺存發現。       
      在已發現的近20處同類遺址中,無疑大地灣材料最為豐富,既有房址,又有墓葬,出土陶、石、骨器等文物500余件。有鑒于此,許多學者認為還是以大地灣或首次發現地老官臺命名為宜。本書采用了大地灣文化的命名,不過,應當強調的是:大地灣文化并不包括該遺址的所有古文化。該遺址含有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常山下層文化,這些也不是該遺址的主要遺存,該遺址的主要遺存為仰韶文化。大地灣文化特指遺址最下層的早期彩陶文化。       
      大地灣一期限文化遺存是迄今為止渭河流域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此項發現為西北地區新石器文化的發生、發展提供了一批前所未有的新鮮資料,它同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崗、山東北辛等發現一起被學術界認為是中國黃河流域考古的重大突破。繼大地灣之后,渭河流域以及鄰近地區相繼發現了一批同類遺存,僅甘肅目前就已發現8處,集中在天水、隴南地區,最南端是嘉陵江流域的微縣柳林,最西端則在武山西旱坪,還有天水師趙村、西山坪、西和寧家莊、禮縣趙坪、鹽關等遺址。這些發現無疑表明,甘肅東部、南部是研究我國農業起源和早期限陶器的重要地區,也是尋找新石器早期文化最有希望的地區。如果將渭河流域距今8000—7000年的文化遺存視為前仰韶文化時期,那么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可以總結為:前仰韶文化分為兩大階段,由大地灣一期、西山坪一期、北劉下層、白家村等遺存共同構成前段,年代約為距今8000—7300年;后段則為西山坪二期、師趙村一期、北首嶺下層等遺存,年代約為距今7300—7000年。它們共同的屬性是均早于仰韶文化,兩個階段即為同一支文化前后承襲的不同發展階段。       
      對于以大地灣一期為代表的前仰韶早期階段的命名。學術界意見紛紜。有的主張以最早發現地命名,稱之為老官臺文化;有的以代表性遺址命名,稱之為大地灣文化;有的以遺址既富代表性有單純為由,稱之為白家村文化。我們考慮到大地灣遺址包含多種文化,以此命名會帶來難以避免的誤解,誤將該遺址的仰韶遺存也歸入大地灣文化的范疇,所以主張命名為老官臺文化。鑒于老官臺遺址內包含前仰韶時期前后兩段,因此這一命名自然也涵蓋了所謂的北首領類型。       
      【民俗】       
      大地灣文化時的先民們已經種植粟類作物,并飼養豬、狗等家畜,過著定居的聚落生活。當時的生產工具以磨制為主,但仍然有不少打制石器和細石器。制陶工藝比較原始,以夾細砂紅陶和褐陶為主,火候低、器類少,彩陶尚處于萌芽階段。大地灣文化的發現,對于追溯仰韶文化的淵源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狀況】      
      大地灣遺址,位于甘肅省秦安縣王營鄉的邵店村東,清水河南岸。從 1978—1982 年,考古學家們經過 5 年的挖掘,清理出新石器時代早期、中期的大量房址、灰坑、窯址和墓葬,生產工具數以千計,還有大批生活用具、武器和裝飾品。在這個遺址中,有距今 7350—7800 年之間的一批房址和墓葬,遺跡和遺物揭示出新石器時代早期渭水流域的經濟發展狀況和原始氏族的生活、喪葬習俗。     
      同中原和華北地區一樣,大地灣人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窩棚,居住面積僅六七平方米,屋內地面也不那么平整,只有一層長期踩踏而形成的比較堅硬的硬土面。氏族成員死去以后,埋葬在深僅容身的長方形墓坑中,隨葬品極少,表現出社會生產力低下,生活比較惡劣的情形。     
      在大地灣遺址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生產工具主要是打制或略加磨制的石器,有斧、刀、鏟、砍砸器、刮削器,還有些細石器,表現出一定的原始性。氏族成員使用的陶器,有三足缽、筒狀深腹罐、球腹壺和圈足碗等,這些生活用品的造型與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的同類器物都很相似,特別是陶器表面普遍帶有繩紋,與磁山文化更為接近。大地灣文化遺存的自身特點是,交叉繩紋缽的口沿磨光并繪有紫紅色的寬帶紋;罐和碗的口沿常做成鋸齒狀;在缽的內壁發現有十多種彩繪符號;磨制石器很少,僅占石器總數的 1/10。這些特點說明渭水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有獨立的系統和淵源。它后來直接發展成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     
      【分布】     
      綜述     
      甘肅東部的三大水系,渭河、涇河、西漢水流域,都有較優越的自然條件及寬闊的河谷,是早期農業發育的理想地區,也是尋找彩陶之源的希望田野。目前的考古發現均出現在渭河、西漢水流域,尤其是甘肅境內渭河的4處遺址經過正式發掘,已有一批參照對比的研究資料,使我們對渭河流域的大地灣文化有了較充分的了解。     
      具體分布    
      這4處遺址分別是大地灣、天水師趙村、西山坪、武山西旱坪。師趙村位于天水市西約7公里,1981年—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隊在此發掘,發現了屬于大地灣文化第二階段的圓形窖穴1個,陶、石器24件,器物雖少,但仍有早期彩陶出土。從師趙村溯河而上約8公里處就是裴文中先生于1947年發現的西山坪遺址,在1986年一1990年對此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大地灣文化窖穴2個,陶、石、骨器60余件。在該遺址中最重要的收獲是發現早期文化層分為上下兩層,下層遺物同大地灣別無二致,上層則同師趙村完全相同,證明了大地灣文化前后兩個發展階段的存在與早晚序列。在同一條河流的谷地不到lO公里的距離分布著2個聚落,而這2個聚落距離另個遺址大約百余公里,照此分布度推測,渭河谷地至少生存著數十個開始使用彩陶及從事農業的氏族。武山西旱坪遺址是2000年寶蘭鐵路二線施工時發現的,雖然沒有發現單純的文化層,但眾多的大地灣文化第一階段的陶片,毋庸置疑地說明大地灣文化的分布范圍已接近渭河上游,這是截止目前考古發現中最西端的一個遺址。1984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在野外調查時,首次在西漢水流域發現大地灣文化遺存。西和縣長道鄉與禮縣永興鄉之間是西和河入西漢水(此段又名鹽關河)之處,因河水沖積形成寬約2000米的河谷平大地灣文化地在甘肅東部地區如此寬闊的河谷極其少見,加之海拔在1500米以下,地貌仍為黃土區,適宜早期農業的開拓。在這一區域,相繼發現了3處早期彩陶文化遺址。長道寧家莊是個大型仰韶文化遺址,位于西漢水南岸,在河邊一級臺地發現大地灣文化陶片和灰層。1986年全省文物普查時,又在禮縣永興趙坪、鹽關采集到早期遺物。以上3處距離不超過lO公里,分布尤為密集。這一河流交匯谷地,是今后考古工作的重點地區。另外,在嘉陵江支流永寧河流域徽縣柳林遺址同樣發現此類遺存,這是甘肅境內最南端的遺址。    
      規律和特點   
      從以上遺址的分布情況看,我們可以總結出某些規律和特點:其一,位于河谷地帶較低的河邊階地,除柳林遺址地處隴南山地外,其他均屬黃土梁峁溝壑區;其二,多處于大河與支流交匯的河口附近;其三,在某些較為適宜的區域,8公里—10公里左右就有1個史前村落。自1979年以后,陜西也陸續發現了一批大地灣文化遺存,經過發掘并見于報道的主要有:渭河北劉、白廟、臨潼白家村、寶雞北首嶺、關桃園等遺址,其中以2002年2月—7月發掘的關桃園收獲最為豐富,發掘面積2500多平方米,發現房址4座、墓葬6座、灰坑120余個,出土陶、石、骨器300多件。這些遺址的分布特點與甘肅大同小異,一般位于渭河或其支流的河邊臺地。大地灣文化先民之所以選擇上述地區,是因為臨近水源、地勢平坦、較為溫暖的緣故。   
      【特點】   
      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想看1000年前的中國就去西安;如果想看8000年前的中國就去大地灣。   
      主持考古發掘報告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郎樹德副研究考古之最,它對研究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明的歷史進程,乃至華夏文明的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一是中國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大地灣出土的炭化稷標本,將中國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時間上推了1000年。   
      其二是中國最早的彩陶。大地灣出土的三足缽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間最早的一批彩陶。   
      其三是中國文字最早的雛形。大地灣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發現了十幾種彩繪符號,這些符號比過去國內最早發現的西安半坡陶器刻劃符號時間早了1000多年。   
      其四是中國最早的宮殿式建筑。距今5000年的大地灣四期文化發掘出一座編號為“F901”的建筑,是所見我國最高的房屋建筑。   
      其五是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   
      其六是中國最早的繪畫。   
      【特征】   
      綜述  
      大地灣文化內涵豐富、特征鮮明,既是我國率先使用彩陶的史前先民,又是西北地區最早產生的農業文化。因其屬于新石器時代早期,所以處處顯露出原始的特征:   
      選擇在河邊臺地構建自己的村落  
      在已發掘的遺址中,大地灣發掘面積最廣、收獲最豐富,其村落范圍長約120米、寬約40米—60米,殘存4座房址、17個灰坑以及15座墓葬。從布局來看,房址呈散點式分布,間距在25米—35米之間,房址周圍既有儲藏物品的窖穴,也有墓葬,有的墓葬離房址近在咫尺?磥,整個村落布局缺乏規劃,隨意性較強;   
      擁有固定房屋建筑  
      先民們完全脫離了野外的樹居、洞居生活,已有了固定的房屋建筑。大地灣房址均為圓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積大小相近,僅有6平方米—7平方米,另有斜坡式門道通向室外,面對河流所在的北方。寶雞關桃園遺址的房屋不僅室內居住面和穴壁抹有一層礓石面,而且還發現有專門生火的灶坑,用以取暖和燒煮食物,可推測這類房址的復原形制應為攢尖式窩棚狀建筑;  
      沒有集中的公共墓地
      大地灣和關桃園遺址發現有該時期的墓葬,但不見集中的公共墓地。墓坑呈長方形或圓形,葬式以單人仰身直肢為王,關桃園有屈肢葬和二次葬。大地灣的葬俗流行雙手交叉于胸前,腰腿一側隨葬少量陶器和石器等,其中多有彩陶。這些器物均為死者生前使用的生活、生產用品,不是專事隨葬的冥器,由此可見當時的生產制作能力有限。關桃園還發現一座幼兒尸骨裝殮在繩紋鼓腹罐中的墓葬,這是考古發現中時代最早的第一例甕棺葬,這種獨特的埋葬方式表達了先民們對夭折兒童的親情和 哀思,后者的仰韶文化亦承襲了這類葬俗;  
      特征鮮明的陶器具
      大地灣文化的陶器具有鮮明的特征,易與其他史前文化區別。從外觀上看,器表色澤不統一,常見褐色斑塊,陶色或紅或褐、或內黑外紅,質地不甚堅硬,陶片分層。仔細觀察陶質,多為夾細砂陶,陶片斷茬處砂粒清晰可見。器物類別不多,形制簡單而特殊,與其他文化判然有別,常見器物有圜底缽、三足缽、深腹罐、三足罐、圈足碗、小口壺等。大量使用的紋飾是交錯繩紋或細密的斜繩紋,尤其是同一器物同時使用彩繪和繩紋,是該文化獨有的現象。其陶器制法獨特,在陶模上分層敷泥而成,簡稱為模具敷泥法,它不同于大多數彩陶文化使用的泥條盤筑法;  
      石器和骨器種類少
      石、骨器種類較少,—且大多制作粗糙。石器多打制,僅有少量的磨光石器,且形制不甚規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關桃園遺址灰坑中發現了晶瑩的玉環,這是西北地區最早的玉器。還出土有制作精美的石刃骨刀,這是一種切割獸肉的復合工具,形似今日的水果刀,器身為骨,刃部鑲嵌有鋒利的石片,后來流行于西北史前文化以及北方草原文化;  
      具有一定的栽培技術
      在大地灣編號為H398的灰坑中,發現一堆炭化的糧食標本,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長江先生鑒定為黍(俗稱糜子),但黍粒均小于現代種,反映出當時栽培技術的原始。出土的骨末、磨石、磨盤、陶刀、石刀等農業生產工具進一步證實了農業已經產生,并且超越了刀耕火種的最初階段。由此說明,在我國西北地區彩陶和農業兩者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那就是先有農業后有彩陶。
    先秦文化
      天水是秦國的發祥地,秦人先祖贏非子在此牧馬有功,于公元前890年被周孝王封邑于秦亭,即今天的天水一帶,經二百多年的發展壯大,于公元前762年東遷陜西關中一帶,開始了統一六國的步伐。 秦人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于公元前688年在我市的清水、甘谷兩地建立了邽縣和冀縣,這是我國歷史上建城設縣最早的縣。秦國早期文化遺存主要集中在甘肅天水一帶。
      秦王朝在中國歷史上雖只存在了短暫的一瞬,但其影響卻是長期的,特別是它漫長的崛起與迅速的滅亡竟如此差別鮮明。據《史證·秦本紀》記載,秦人、秦族、秦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經過了悠久而漫長的發展過程。秦人以西垂即今天水一帶為根據地,經14代歷時約三百多年艱辛歷程,終于創建了偉大的秦國。揭開歷史的塵封,將文獻記載與新近大量在天水等地發現的秦人遺址遺物相印證,一部悲壯輝煌、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秦人早期歷史與文化的生動畫卷,便鮮活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秦文化”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到1946年陳秀云發表《秦族考》中探討“秦文化之構成”,認為秦文化是“承襲夏、商、周以來的文化,構成略有地方色彩而富有中原氣息的‘中國本位’文化”[2]。到上世紀80年代前后,對于秦文化研究的學者逐漸增多。林劍鳴的《從秦人價值觀看秦文化的特點》一文,較早對秦文化做了探討。
      黃留珠《秦文化概說》,對秦文化概念進行了詮釋:“秦文化,具體指秦族(即建國前的秦人)、秦國和秦朝文化。這里,我們所說的‘文化’不是單純考古學的概念,而是把文化看作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就秦族、秦國文化而言,它們是中國的一種地域文化,其地域范圍主要在今甘肅東部至陜西關中地區。就秦朝文化來看,它則遠遠超出了中國地域文化的范圍,是統治整個中國的文化,亦即中國文化!备饎π墼凇兑泼衽c秦文化》一文中談到“秦地文化”,秦地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秦地”即《漢書·地理志》所載的地域,狹義的秦地一般指三輔和天水、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與西河等郡。
      對于“秦文化”的討論,不少學者提出不同見解,在此不再累述,學術界對于秦文化的概念和內涵存有異議,一般而言,秦文化是指伴隨秦人的興起、發展、壯大而產生、發展、傳承的文化。秦文化形成于先秦時期,屬于一種地域文化,與齊文化、魯文化等列國文化同時形成!妒酚洝で乇炯o》:“孝王曰:‘昔伯益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后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刂,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此乃秦人稱“秦”之始。秦文化研究中衍生出“秦早期文化”,是指秦人在隴右天水地區創造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地域文化。在時間上,起始于秦人入居隴右,下至秦德公元年(前677)遷都雍城?臻g上,它分布于隴右天水。從文化的起源和主要分布地域而言,秦早期文化也可稱為天水秦文化。我國古代史中有很多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間接反映了我國史前人類社會的情況。新石器時代,天水地區就是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距今七八千年的“前仰韶文化”時期,地域上正處于渭水、涇水、西漢水、白龍江等河流縱橫的古天水地域,F有文獻記載的傳說中,與天水的淵源頗為深厚。中國古代傳說中,大多數學者認為古華胥是最古老的氏族首領,華、華族、華夏等名稱,都以此為由。伏羲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皇之首,天水有伏羲廟、卦臺山。在古代傳說中,伏羲與甘肅天水地區有密切聯系,了解伏羲神話的文化有助于了解天水地區的遠古文化。晉·皇普謐《帝王世紀》中曰:“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遂人之世,有巨人跡出于雷澤,華胥以足覆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紀,蛇身人首,有圣德!睋f伏羲在母腹中十二年,為一紀,故其誕生地被稱為“成紀”。
      此后《水經注》、《三皇本紀》、《元和郡縣志》、《開山圖》等總舵史志相沿記載“伏羲生于成紀”。那么,成紀在何處?“成紀”作為縣,最早設置于漢代,明代廢止,歷史上縣城的治所多次變遷。唐·司馬貞《三皇本紀》、《元和郡縣志》等史志都指為唐代天水成紀縣,即今天的甘肅天水秦安縣。宋·羅泌《路史·后記》指為宋代秦州府成紀縣,即今天的甘肅天水市秦州區。甘肅史專家陳守忠教授說:“成紀這塊地方,古時包括的地區相當大,現在甘肅的靜寧、通渭、秦安、天水、清水、甘谷等縣均為成紀地方!苯裉斓奶焖杏袃蓞^五縣,秦安、清水、甘谷都為五縣所含。夏商時期,天水地區被泛稱為西戎居地,主要居住氐羌(戎族的組成部分)部落,同時還有華夏、東夷的一些部落。在商代之后,文獻記載的為氐羌,氐族處于今甘肅較東部,多以農耕為生。羌族偏西所居。商朝后期,秦人胥軒的兒子奉命率族軍駐守“西垂”(今陜西寶雞),監視周國和防御戎狄。周文王、周孝王、周夷王、周宣王時期,今天水地區發生多次戰事,管轄也因當權者的利益多次更迭。后秦國統一了“西垂”地區。
      20世紀80年代初甘肅天水市甘谷縣毛家坪周代秦文化遺存和墓葬出土文物,體現出夏商周三代,秦國是此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優勢權力體系。公元前688年,秦武公率軍攻打邽城(今天水市北)、冀戎(今天水甘谷縣)得勝,設上邽縣、冀縣,此為天水地區正式置縣之始。經過秦穆公、秦昭王、秦襄王時的數年戰事,天水地區絕大多數地域歸于秦國版圖。甘肅天水市麥積區放馬灘出土的戰國秦簡、上邽縣地圖等,證明古代天水地區在秦國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天水歷史文化包括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古遺址文化—秦安大地灣遺址文化、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國古戰場文化等。大地灣遺址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天水是伏羲誕生和伏羲文化發祥地,前文已詳述。天水在歷史上被稱為“秦州”,是先秦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天水在三國時期屬于魏蜀必爭之地,今天的天水仍有街亭地名,有重要的三國古戰場文化。先秦時期,天水至漢中的古道已通行,商販的往來,孕育了秦地獨特的小曲,后發展為秦腔,演唱至今。另有天水山歌、秦州小曲、秦安老調、武山民歌、甘谷道情、清水道情、張川花兒等民歌,記錄了華夏先民們勞作、生活的各種形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稘h書》中曰:“家本秦地,能為秦聲!闭f明秦聲起源于秦地,秦地與天水的關系前文已詳述。
      據《呂覽·有始覽》云:“西方為雍州,秦也!敝芊馇刭,此為古秦州現今天水地域,為“秦聲”發源地。天水因地域的特殊性,歷史名人較多,在此只提及接近先秦時期的名人。西漢時期的“飛將軍”李廣,今天水秦州區仍有李廣居住過的“飛將巷”;屢建戰功、參與推翻王莽政權的趙充國;“名震西州,聞于山東”的隗囂;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姜維;前秦皇帝苻堅。天水歷史文化資源的豐富性可見一斑。
      【秦安墓陵墓遺址】
      近年來,在甘肅禮縣陸續發現了秦公墓陵園遺址,使縈繞于秦人早期歷史發展的神秘面紗,逐步露出冰山一角。在禮縣大堡子山發掘出了大量先秦重要文物遺跡。其中有馳名中外的秦公簋、禮器、銅鼎、壺、盤口壺、銅壺、編鐘、石馨、車馬器、金箔飾片等?梢,這一帶自古就是富庶之區,是秦人長期活動并聚居之地,十四代秦人首領中,十代秦首領都以天水及隴右一帶地區為居地和都邑,他們死后也必然歸葬于都邑的附近。目前已經發現的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應該只是天水陵區秦公墓的一個部分,而更多的秦公墓陵園至今還沒有發現。但從已發現的秦公墓表明,天水及隴右一帶,是秦人祖先繁衍生息,發展壯大的大本營。
      【牧馬灘】
      牧馬灘秦墓遺址位于天水市麥積區黨川鄉北部花廟河上源黨川河源頭處,是一處戰國晚期的秦人墓葬遺址。在出土文物中,最為珍貴的是在編號為M1的秦墓中發現的木板地圖。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實物地圖。它在天水的發現,表明秦人從入關直到完成統一之前,一直高度重視對其故地天水的社會發展與管理經營,那時的天水經濟文化也具有相當的水準。據記載,牧馬灘一帶曾是秦人為周王放養馬匹,提供戰馬的重要基地。天水及隴右一帶宜農宜牧,逐步發展為秦人畜牧養馬的后方,為日后秦人統一建國提供了作戰準備。
      【秦公簋】
      1919年,著名的秦公簋在天水西南被發現,F存于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秦國青銅器秦公簋,器高19.8厘米,口徑18.5厘米,足徑l9.5厘米,鼓腹,最大直徑為23厘米,蓋及器身均飾以細密的蟠螭紋,足飾竊曲紋,雙耳。秦公簋系秦人在西垂陵廟的祭器。秦公簋上鑄銘文由器身至器蓋聯為一體,一氣呵成,字形流暢,內容是一些祭祀祖宗,歌功頌業并祈求先公神靈保佑秦國建立霸業的文字。
      【甘谷毛家坪遺址】
      甘谷毛家坪遺址發掘將秦文化編年推進至西周。
      從2012年7月第二次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啟動對甘谷毛家坪遺址發掘工作以來,歷經3年,二次發掘已取得豐碩成果。近日,李伯謙、徐光冀等十幾名國內著名的考古、文物保護專家齊聚蘭州,對甘谷毛家坪遺址考古研究與保護利用工作展開專題研究探討,并針對其相應的考古價值提出,應盡快啟動出土文物和車馬坑搬遷保護工作。
      毛家坪遺址的發掘極大地豐富了甘肅東部以及周代秦文化內涵,將秦文化的編年推進至西周,開辟了考古學上探索早期秦文化的先河。與會專家認為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探討西戎文化的來源、民族整合問題,秦人西遷問題提供了新的寶貴的資料。在二次發掘過程中,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還采取了現場保護與考古發掘同步進行的方式,與此同時文物保護者對車馬坑等遺跡的坑壁、遺址本體進行了多項實驗和科學的保護,為今后的現場保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針對甘谷毛家坪遺址多年的調查和發掘,相關的墓葬分布及遺址布局已基本清楚,專家們建議可以將工作的重點由發掘轉向資料整理研究和出土文物保護。尤其是盡快啟動出土文物和車馬坑搬遷保護,地方政府要配合做好文物提取、搬運、修復工作,確保文物安全。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要求,組織編制毛家坪遺址的保護規劃,統籌考慮遺址的保護及展示利用工作,并加快資料整理及發掘報告的出版工作,積極做好毛家坪遺址申報今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申報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前期工作。
      【秦文化:一統天下】
      天水秦文化具有強烈的兼容性和博大的開放性。天水地區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距今7800多年前的大地灣文化表明,當地原始先民創造了堪稱發達的史前文明。而古史傳說中那些文化英雄如伏羲、女媧、黃帝亦出自這塊神奇的土地。這說明,在中華文明肇啟之際,隴右天水一帶已是一個各族雜處、文明交匯和農牧文化相互碰撞之地。秦人遷入這塊土地,不可避免地要受當地人文環境的熏染和塑造。懷著強烈復國回歸心理的秦人,選擇了兼容開放的文化政策,入鄉隨俗,兼收并蓄,吸取精華,從而迅速實現了擺脫困境,站穩腳跟而復興再生的初衷,也使秦人在群戎環峙中由弱到強、脫穎而出。
      天水秦文化具有鮮明的功利色彩和進取精神。秦人西遷天水,在亡國失姓,遭受打擊的困境中,其回歸故土振興舊業的愿望始終不墜。而中原諸國與華夏文化對秦人的歧視與排擠,更是激起了秦人奮起直追、后來居上的進取意識,并且一以貫之。秦人不惜失地亡君和血的代價,世代與西戎爭戰,以求得周室的重視和提拔,是這個后起民族功利心理的集中展現。
    三國古戰場文化
     諸葛亮、曹操、關羽、張飛、孫權……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相信都不會陌生,如果你是個三國迷,如果你到天水來,就應對天水五大文化中的三國文化有所了解。
      三國時期,天水處于蜀魏交鋒的前沿,諸葛亮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維、計殺張郃等重大戰事,都發生在天水,境內有街亭、天水關、木門道、諸葛軍壘等三國古戰場遺址多處。每一個地名都承載著一個故事,每一個地方都講述著一段歷史。
      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收姜維等世人有口皆碑、如數家珍的故事,都發生在天水。街亭位于天水市秦州區東北100公里處的秦安縣隴城鎮,是歷史上一處重要的軍事關隘。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魏派大將軍張郃率軍西援抗蜀,雙方爭奪的焦點即街亭。這里至今還有“亂骨堆”、“大營”、“常營”、“萬人墳”等戰爭遺存,并有弩機、馬刺等遺物出土。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割據稱雄,因天水戰略地位的重要,一些帝王將相,軍事首領在這里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天水關是三國古戰場之一,位于天水市西南45公里處!疤焖P”又名“收姜維”,描寫諸葛亮受劉備托孤重任,決心出兵伐魏,先攻取了安定、安南兩城,擒住魏國駙馬夏侯懋,又假冒夏侯之名向天水求救,另外又命趙云乘虛攻取天水。守將馬遵信以為真,部下姜維卻識破此計,反而打敗了趙云。諸葛亮愛姜維之才,探知姜事母甚孝,故意先攻姜母所居之冀城,以騙姜維救援,并暗遣魏延假扮姜維攻打天水。馬遵中計,果然疑心姜維,等姜回兵,閉門不納。姜維進退無路,只得歸降了諸葛亮。
      “失街亭”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敘說蜀國參軍馬謖因剛愎自用而使軍事要塞街亭失陷的故事。街亭究竟在什么地方?歷來是人們爭論不休的問題。經洪亮吉、范文瀾等史地學家和研究《三國演義》的專家考證,確認街亭即在今天水秦安縣東北部。具體處所,如《秦安縣志》所述,即今日之龍山——“斷山,其山當略陽之街,截然中處,不與眾山聯屬,其下為聯合川,即馬謖覆軍之處。乾隆14年,秦安知縣蔣允嫌其名不祥,改稱龍山”。
      現今龍山腳下的秦安隴城鎮即為當年的街亭。隴城鎮位于距秦安縣城東北40公里的一條寬約2公里、長達5公里左右的川道北段開闊處。
      由于鎮西河谷中雄峙八方的龍山,山高谷深,形勢險要,又有清水河擋道,關隴往來只有通過固關峽,翻越隴板;沿馬鹿一龍山——隴城鎮一線行走,是由長安到天水唯一較坦蕩的路徑。漢時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南大道。歷代兵家均視為進可攻,退能守的軍事要沖,成為群雄角遂的古戰場。
      今日隴城鎮,古街亭的遺跡已難找尋,昔日當街的泉亭,泉在亭毀。只有西北2.5公里的薛李川中,發現的一張鑄有“蜀”字的弩機,現存甘肅省博物館內。當年馬謖駐扎的拔地2側多米,方圓數千平方米,頂部能容萬人,形似農家麥草堆的麥積崖;仍郁郁蔥蔥地屹立在隴城鎮南面,成為當年戰事的見證。
      此外,在天水的三國遺存還有大門道、諸葛軍壘,名將姜維墓冢等遺跡,無一不是三國文化的昭示。三國文化是天水歷史厚重的一頁,也是天水歷史極富盛名之所在。
      【木門道】
      俗稱峽門,位于天水秦州區西南80華里牡丹木門村附近。兩山對峙,中間有一條寬約50米長的峽谷,西漢水的支流稠泥河(古稱資水),從中穿行而過。峽谷東側的張家坪為諸葛亮伏兵之處,西側有諸葛亮拴馬的拴馬灣。峽谷低處有一鼓形小山石,名曰石鼓,離石鼓不遠有一小丘,形如巨鐘,故稱土鐘。
      公元231年春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包圍了祁山,占領了鹵城(今天水西南鹽官鎮)。魏主曹睿命司馬懿出師御敵,司馬懿命張郃為先鋒總督大軍;又令郭淮守隴西諸郡,其余眾將各分道而進。諸葛亮先在上邽(今天水市)一帶打敗了由郭淮帶領的魏軍,東上迎頭攔住了司馬懿的主力部隊。司馬懿憑險堅守,拒不出戰,諸葛亮用計誘敵,魏軍大將見司馬懿只守不戰,譏諷說:“都督按兵不動,畏蜀如虎,難道不怕天下人恥笑嗎?”在眾將的一再要求下,司馬懿只好派兵出戰,結果被蜀軍打得一敗涂地。
      正當蜀軍大敗魏軍之際,從漢中傳來后主劉禪要求諸葛亮退兵的命令(即李嚴假傳圣旨),加之糧草告罄,諸葛亮只好退軍。蜀軍突然退去,司馬懿急派張郃帶兵追趕,張郃追進木門道,突遇諸葛亮派魏延、關興設下的埋伏,曹魏一代名將張郃死于亂箭。
      如今,木門道作為三國歷史文化遺存,定格在人們的眼中,讓人們在游歷這里的時候,回味歷史那段風煙。
      【諸葛軍壘】
      相傳蜀軍行軍打仗時每人身背一個“鄉土袋”,到了異鄉,在飲食中撒入一小撮家鄉泥土,可防止水土不服。在諸葛大軍攻下天水城后,發現這里的水質很好,不用鄉土袋中的泥土也沒有一個士兵不服水土的。再者,在天水境內將是一場惡戰,鄉土袋變成累贅。于是,士兵們在天水城東門外,解下“鄉土袋”,把泥土倒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丈八高的大土墩。諸葛亮經常站在高高的土墩上指揮訓練軍隊,后人取名為“諸葛軍壘”。  
      “諸葛軍壘”為古秦州八景之一,在秦城區城東岷山路南。原為底大頂平的圓錐形土墩,高丈余,中間刻有五個陰刻的“漢諸葛軍壘”斗方大字,旁有一行落款為清乾隆年間字樣,其碑龕高大威嚴,樸實莊重,站于龕前令人肅然起敬。青磚碑龕后有圓錐臺面,高一丈有余,黃土筑成正圓錐形,梯形土墩一座,經千余年日曬雨淋,風雪剝落殘跡斑駁,卻依然聳立在人們面前,為人們訴說著千余年的歲月滄桑。土墩四壁,夯筑土層,清晰可辨,周圍有蒼松翠柏相護。每當正午,艷陽高照,諸葛軍壘上沒有投影,當地鄉民又稱“無影墩”!短焖h志》對此也有明確記載。1989年在原地附近始有修復,壘前重新樹起張愛萍將軍所書的“諸葛軍壘”四個如椽大字。
      【祁山堡和祁山武侯祠】
      祁山距天水市區約60公里,東起禮縣鹽官,西至大堡子山,橫臥西漢水北側,綿延25公里,地扼蜀隴之咽喉、勢控攻守之要沖,是魏蜀必爭之地。祈山堡位于禮縣縣城北23公里處,西漢水北岸的河灘畔上,是一座石基土填的孤峰,四周不粘不連,形似龜又似艦,武侯祠建于其上。這里因諸葛亮六出祁山而聞名于世!度龂萘x》稱祁山大寨,是諸葛亮的前線指揮部所在地。祈山堡并非祁山,而是祁山北側西漢水邊一座小丘堡。
      祈山堡是依山就勢修建的城堡。在東西長達百余里的寬闊川壩中,一峰突起,高數十丈,周圍里許,四面如削,高峻挺拔。峰頂濃蔭之中,城堡隱約可辨。堡下有按原貌新修的磚城門,高大堅固,入城后一徑小道蜿蜒而上,道兩旁松柏遮蔭。峰頂平坦如坻,寬廣約2000平方米,古木森森,濃蔭蔽空,朱甍畫棟,幽靜肅穆。登堡遠望,西漢水繞堡滾滾西去,堡北山麓諸葛大軍的九寨故壘歷歷在目,堡南有集馴戰馬的圈馬溝,有孔明試馬的上馬石,南面遙對的即是巋然屹立的大祁山,東北有當時稱鹵城的鹽官,過鹵城則是射殺張郃的木門道和天水關。東可進取鹽官、天水關,西可攻取隴右,南可退回祁山,回軍漢中,進可攻、退可守,居民富庶、糧草充裕,孔明在此指揮三軍攻魏,其軍事大家的風范令人折服。
      后人在祁山堡建武侯祠,是全國現存規模較大的9座武侯祠之一。祈山堡武侯祠始建于南北朝,現存殿宇系清代重建,分3殿3院,房屋30余間,為硬山頂土木結構。正殿為諸葛亮塑像,羽扇綸巾,儀態端莊,神情自若,一派寧靜致遠的超然情態。另有關羽、姜維等人塑像,歷代匾額、楹聯、碑刻。
      【街亭古鎮】
      街亭,又名街泉亭。西漢時歸屬天水郡街泉縣管轄,相傳街泉縣名是由隴城的一口年代久遠的泉而得名的,因泉在龍山之下,泉水旺盛,冬夏不減,人們又稱之為“龍泉”。東漢時街泉縣改稱略陽縣。據《郡國志》記載:“略陽縣有街泉亭,即故縣”。
      街亭位于秦安縣城東北40公里的隴城鎮,是一處寬約6公里、長達十幾公里的開闊地帶,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蜀街亭之戰就發生在這里。街亭河谷開闊,四通八達,南北山勢險要,進能夠攻,退可以守。諸葛亮派參軍馬謖督先鋒眾軍,裨將軍王平為馬謖軍中先鋒(領兵1000人)固守街亭,因馬謖違亮部署,又不聽王平力諫,“不守汲水之道,依阻南山,不下拒城”,終被魏軍大將張郃所敗,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從此,街亭便名揚天下。
      在隴城鎮的王家川出土了一口“鐵鍋”,上鑄“漢大丞相諸葛武侯制”字樣,同時,在附近還出土了刻有“蜀”字樣的弩機、馬刺、刀、矛、盔甲等兵器。專家從僅有的作戰遺物考證,出土兵器的地方,就是馬謖、王平安營扎寨之地。今天的隴城鎮,就是三國時期的街泉亭。
      【天水關】
      三面臨山的三國古戰場天水關,距天水市區不到50公里,位于天水市秦州區天水鎮,和隴南地區相鄰,一直是戰略要地。此地有一個叫鐵堂峽的峽谷。相傳諸葛亮曾在這里計伏姜維,后來姜維為抵抗魏軍,以鐵堂峽為軍事要塞,與魏軍形成對峙局面。
      史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曾被天水中郎將姜維識破計策。姜維,字伯約,天水冀城人,事母至孝,文武雙全,智勇足備,堪稱當世之英杰。諸葛亮親自提兵直抵城下,半夜又遭襲擊,諸葛亮不禁嘆道:“兵不在多,而在人調遣。此人真將才也!”后諸葛亮用妙計收伏姜維,執姜維手道:“吾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欲傳授平生之學,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約,吾愿足矣!”隨即,天水郡、安定郡、南安郡叛魏降蜀。
      諸葛亮去世后,姜維秉承諸葛遺志,殫精竭慮,九伐中原,最后落得國破身亡。在天水關的鐵堂峽內,地形曲折蜿蜒,溝壑縱橫,怪石嶙峋。據介紹,天水關以西數十華里的川谷地帶曾是秦人的發祥地。在殷商晚期,秦的祖先就“在西戎,保西垂”。三國時,這里依然聚集著羌、戎等族。姜維也因為與少數民族的關系而在北伐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F在,天水關除有姜維衣冠冢外,還有姜維祖塋、姜維堡、躲箭石、插旗石等與三國有關的地名。
      【鐵籠山】
      鐵籠山是姜維北伐中原時,與曹魏大將徐質大戰的地方。鐵籠山位于武山縣高樓鄉境內,這里山勢奇險,蜿蜒起伏。蜀漢延熙十六年秋,姜維起兵20萬,在董亭(今武山縣)與曹魏先鋒徐質相遇。姜維曾對眾將曰:“昔日丞相在上方谷,不曾捉住司馬懿,我深為遺憾。今天司馬昭必定被我活捉!焙芸,姜維計敗徐質,圍司馬昭于鐵籠山。然而戰事瞬息萬變,姜維派出前來增援的羌王去竊取魏寨,被魏兵生擒后降魏,姜維兵敗撤回到漢中,《三國演義》詳細記載了姜維大戰鐵籠山的歷史故事。
      鐵籠山上現有的幾處大塬,被當地人稱為“司馬井”,還有那一條長約3公里,寬約10余米的峽谷,更顯示了這里險峻地形地貌的獨特風采,誰人能不說這里不是三國的古戰場呢!
      【姜維墓】
      天水有兩座姜維墓,其一在甘谷縣,其一在天水關。甘谷的姜維墓人人知曉,但天水關的姜維墓卻鮮為人知。
      天水關的姜維墓座落在秦城區天水鎮東北的黃家坪山頂,左面為石家峽,右面為鐵堂峽。鐵堂峽不僅是西漢水上游的流經之地,也是由隴入川的古道和軍事要塞。姜維墓山腳下的三角形川道里,是撫夷將軍姜敘曾經鎮守過的歷城,正前方便是赫赫有名祁山。姜維古墓直徑約十米,在此遠眺,天水關盡收眼底,乃天水鎮的八景之一。姜維死時六十二歲,據傳部下偷偷地割下姜維的頭顱,潛回天水關,埋在黃家坪山頂姜維曾經屯過兵的扎營地里。當地人至今仍然稱這座山為“姜維墳”,地為“扎營地”!短焖h志》記載:“平襄侯姜維墓在(天水)縣城南七十里天水鎮北山,大冢巍然,相傳冬不積雪!薄吨彪`秦州新志》記載:“鐵堂峽(禮縣)東一百里,漢姜維故里,州志亦鐵堂莊,今兩存之! 劉江真在《三國戰略重地——天水》一文中如此介紹說:“天水市秦城區西南鐵堂峽有姜維祖瑩及其墓,傳為居住地!苯S墓后的峽谷為鐵堂峽,峽內有一鐵堂莊,有姜維的祖塋,近旁有姜維堡、躲箭石、門鈕溝等三國古戰場遺跡!对唤y志》中記載:“姜維鐵堂莊在天水縣(今天水鎮,唐宋時曾為縣)峽內四山環抱中,有孤冢,相傳為維之祖塋。入峽數十步,右巖有‘石門上品’等大字及‘延佑三年二月初三日’等小字”!陡拭C通志》中曰:“鐵堂莊即杜(甫)詩《鐵堂峽》,相傳為后漢姜維故宅,四山環抱中一孤冢,傳為維祖塋!痹娙诵扈幍摹惰F堂莊》詩云:“亂山深處一茅廬,原是姜公舊隱居,惟有鐵堂空峽在,六韜留與子孫無!碧焖P的姜維墓在許多志書、文章、對聯中經常被提及。當地文人曾在天水鎮東城門書一聯曰:“鐵堂峽古有鐵堂莊,伯約生于斯地;天水關今為天水鎮,孔明在此駐軍! 千百年來,姜維深受天水關人民的敬仰。正如元初史學家胡三省所言:“姜維之心,始終為漢,千載之下,炳炳如丹”。
      【姜維故里】
      甘谷縣六峰鄉姜家莊,就是姜維故里。姜維少年時期就失去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從小就有大志,廣泛結交豪杰高士。因為其父死于平羌、戎叛亂,他被朝廷賜為中郎。歸順諸葛亮后,他忠心耿耿,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在諸葛亮之后,姜維成為蜀漢中流砥柱,維系蜀漢政權十多年。
      因姜維軍功顯赫,在明代朝廷又賜以頂戴,稱作鐵頂子。每逢過年過節,姜氏后裔推舉本族品質優良者,頂戴烏紗,帶領族 人于本村姜維祠堂,懸掛姜維畫像,舉行盛大祭典。
      據傳當年姜維在劍門身死后,馬夫冒死帶著姜維的一只馬靴,晝夜兼程,趕回冀城,向家人報信。噩耗傳來,鄉親們哭聲震天,淚灑成河,高舉招魂燈,齊唱招魂曲,并在姜家莊南山舉行了隆重的葬靴儀式,以此作為姜維的衣冠冢,也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姜維墓,此地因此而命名為靴子坪。靴子坪姜維衣冠冢坐南向北,背負群山,面臨渭川,渭水煙波東去,地勢開闊。對岸朱圉群山莽莽,環拱映照。一九八八年甘谷縣在靴子坪姜維衣冠冢舊址重修姜維陵墓,用青白大石砌墓冢。如今已是青苔布滿,綠草茵茵。
      “姜維故里”四個字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楊成武將軍題寫的。素底紅字,以顯示姜維一生高尚廉潔,赤膽忠心。墓高 1.2 米,象征姜維 12 歲離家從軍,冢圍 6.2 米,表示姜維六十二歲殉國。冢前九級臺階,以示將軍九伐中原。兩側石級夾一光滑坡面為甬道,上寫“遠志”二字,借以頌揚姜維的遠大志向和以身殉國的英雄氣概,這里山峰秀美,林木蔥郁,隨著山風的吹拂,枝蔓搖曳多姿,更加激發人們思古懷人之幽情。
      此外,天水三國古戰場多達幾十處,比較有名的還有龐德故里、武城山遺址、西縣空城計、門里溝和鐵門栓,等等。

    上一篇:中國太行山七條掛壁公路

    下一篇:甘肅天水美食小吃秦安酸辣肚絲湯

    更多關于 甘肅天水的五大民俗傳統文化 的信息
    民間藝術
    福州脫胎漆器手工藝步驟

    福州脫胎漆器手工..

    福州脫胎漆器以輕巧、精美而聞名,因為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綢..
    白與黑的藝術:烏銅走銀手工藝

    白與黑的藝術:烏..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銅走銀是云南一種獨特的銅制純手工工..
    山西忻州寧武炕圍畫

    山西忻州寧武炕圍..

    “炕圍畫”在山西省尤其以山西忻州寧武、忻州原平、代縣的炕..
    民間藝術縮骨功

    民間藝術縮骨功

    縮骨功,也叫縮骨術也叫卸索,卸索的表演,這就是縮骨功。卸..
    宮廷鳥籠制作工藝

    宮廷鳥籠制作工藝

    宮廷鳥籠制作技藝起源于200年前的清代八旗子弟。宮廷鳥籠..
    風箏魏

    風箏魏

    風箏是民間傳統手工藝術,而風箏魏就是過去老手藝人的一個品..
    明代手工藝漆器的特點

    明代手工藝漆器的..

    明代漆工藝的活躍與明王室對漆器的推崇與重視有著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