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沒有鐘表,古人計時一是靠生活經驗,二是借助漏壺滴水來計時。
使用時,先把水倒進日天壺,水就會通過壺下方的龍頭依次滴漏到下面的“夜天壺”、“平水壺”,和“受水壺”,受水壺內裝有一個用木頭做的“浮箭”,壺蓋上插有一把刻有12個時辰刻度的銅尺。古人正是從銅尺上對應的刻度得知具體時間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后人又繼續展開奇思妙想,漏刻也走上了由單級漏向多級補償漏發展的道路,從東漢張衡的二級補償漏開始,到東晉孫綽所記“累筒三階,積水成淵”的三級漏,再到唐代呂才的四級漏,多級補償漏逐漸發展到了它的頂峰。多級漏就是通過上壺的水補充下壺的水量,可以使下壺泄水時更加穩定。為了使上壺的水也穩定,又再加補給壺,于是形成多級漏壺。
據《番禺縣續志》記載,管理銅壺滴漏的人稱“司壺吏”,“司壺吏”除了準時把時間牌懸掛在城樓四周,告訴百姓時間之外,還要負責往漏壺里加水,以保證時間的準確性。據說,銅壺滴漏一天的誤差約為10分鐘。
這套自元到清末一直置于廣州拱北樓的元代銅壺青銅器滴漏,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最完整的一件古代計時器。
這是1976年出土于內蒙古杭錦旗的西漢青銅漏壺,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該漏壺在梁、蓋處的方孔中,原本插有一支有刻度的箭,箭隨壺水外漏逐漸下降,以測定時間。
該壺身外側銘文為“干章銅漏一,重卅二斤,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四月造!睂ζ魑锏闹圃鞎r間有明確記載,也是目前所發現早期的計時器實物之一。
在使用時,壺水從出水管逐漸滴出,浮箭隨之下沉,從而根據箭上的刻度看出時間的變化。但當壺中盛滿水時,因壓力大而滴得快,水位降低后又會變慢,這會導致記錄不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