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族人數不多,集中居住在我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南面的三都水族自治縣。也有分散居住在荔波、獨山、都勻和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黎平、從江等縣境的。
三都水族自治縣是夾谷盆地,盛產大米和雜糧,交通不太便利?h城有一條主要河流——都柳江橫貫全境,流入榕江縣。水族人口占三都自治縣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左右,集中分布在三洞、九阡、水龍、都江、周覃等幾個區里。三都水族自治縣也雜居有漢族、苗族、布依族等兄弟民族。
水族主要的節目有“端”節、“卯”節。此外還有與漢族共同的“春節、“端陽節”、“清明節”等。
“端”節,水族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節日,相當于漢族的春節!岸恕惫澥菑拿磕贽r歷八月第一個亥日起,連續兩個月內分批在亥日、午日、未日、申日歡度,稱為過“端”!懊惫,水語叫“借卯”。每年農歷六月擇一卯日舉行,各地區按習慣順序先后舉行。過“端”節的地區不過“卯”節,過“卯”節的地區不過“端”節。每當節日,各地男女老幼穿著盛裝來到固定的“端”坡、或“卯”坡參加賽馬或唱歌,慶祝一年來的豐收和祭祀祖先。
水族婦女的服裝,一般有黑、青、藍、淺藍、白色等幾種布料,經濟條件較好的婦女有用青織貢緞或本色提花的軟緞做衣料。她們的服裝有兩種形式。一是青年婦女頭上戴滿銀飾,上衣及袖子短而肥大,衣領矮,對襟,肩背胸襟、袖口用色布鑲寬邊,有的可以加上一條彩色欄桿,不用挑花刺繡。到了冬天,婦女多半要穿一件白色羊皮衣,袖口及前后衣邊露出一道白羊毛,下穿長褲直到腳后跟。最特殊的是,中間還要穿一條百褶裙子。水族婦女喜歡穿自己做的白布襪,套上一雙繡花鞋。另一種服裝,上衣長到褲蓋,矮領,大襟右衽,袖子長,平袖。褲子長到腳后跟,不穿裙。頭上包青布帕,夏天包白布帕,腳穿白布襪子套繡花鞋。
水族婦女的苗族服飾,緞面鑲花邊夾衣。時代是清末或民初。長88厘米,肩袖寬68厘米,腰寬12厘米。衣料為淺色緞面,矮領,長袖。袖口鑲黑緞繡彩色折枝菊花、蝴蝶寬花邊。領、肩、胸襟及前后擺鑲黑緞寬邊并加一條絲織彩花邊。胸牌上置兩個鈕扣拌,銅花扣頭。這花衣與漢族清代婦女的服裝樣式,制作方法均相同。特別是袖口寬邊使用的折枝菊花圖案,用色和繡制方法,幾乎完全一祥。
水族婦女的銀飾,有頭飾、胸飾、手飾等。省博物館所藏有以下各種:
頭飾:有掐絲花蝶發箍簪,銀梳子。
水族掐絲花蝶發箍簪,用四支、五支均可。長11一14厘米,重165.7克(以五支計量)。制作方法,用兩根銀片,一直一橫作支架,成丁字形,橫條平放成弧形。用銀絲支撐著先做好的蝴蝶、石榴、花片。蝶須及花蕊用銀絲扭成彈簧,簧頂穿一粒小白珠,頂端露出紅、綠、黃等彩色絲線須,每一支花的四周邊沿系上葉片形練墜五至七系。
包銀壽星木梳,長13.2厘米,寬8.5厘米。梳背兩面用薄銀片壓雙龍戲珠或雙風朝陽等紋式。梳背邊沿焊細銀絲,正中焊上先做好的五個立體壽星,腳邊各系一串蝴蝶葉片練墜。
水族婦女發髻挽在頭頂,上插五支蝴蝶針,以前面為中心,分插成半圓形,后面插銀梳使成圓形。
胸飾:有雙環銀項圈,壓花帶響鈴銀壓領,“龍鳳呈祥”銀壓領等多種。
雙環銀項圈,圈徑小的16.7厘米,大的18.6厘米,共重52l克。四方形,實心,中間寬兩頭窄,無紋式。項圈兩頭向外鉤,加工成棱形,以三節形銀拌系之。
壓花帶響鈴壓領,圈徑32厘米,圓形,前寬后窄,后面為開口活動扣式。上飾雙龍搶寶。寶系一粒自色玻璃珠,雙龍向左右伸展彎彎曲曲在云霧中起伏。外沿有四十五串響鈴系墜。中墜長,邊墜短,構成一弧形。其上分別墜有魚、猴、鹿、貓、雞等動物。正中一鉆花大圓牌,牌下吊有劍、刀、挖耳、牙簽、針夾等物。
“龍鳳呈祥”銀壓領,長29.5厘米,寬7.5厘米,重336.5克,用薄銀片壓花作底成半圓形,邊沿壓成蓮花瓣。正面用掐絲作海水波濤,雙龍在水中邀游,鳳鳥在海上飛翔,魚蝦跳躍,蝴蝶飛舞。圖案形象生動、活躍。魚、龍、蝶須用銀絲扭成彈簧支撐著紅、綠、黃色絲線,彈顫時顯得五顏六色,鮮艷奪目。銀牌上端兩角,有兩個小銀圈,以系銀練。牌下系十一串蝴蝶葉練墜。
水族地區的苗族服飾銀壓領形式很多,婦女們可根據自己的喜愛和經濟條件選用配戴。
銀手飾,有牡丹紋銀吊包,蝴蝶銀吊牌,金錢萬字銀手鐲等。
牡丹紋銀吊包,長30厘米,重123克。為壓花合模,中空腰子形。兩面是牡丹花紋,邊沿兩道突出的小米珠紋,頸部直條紋式,左右肩部焊節兩個小銀圈,以系銀練。練之上端有小銀圈,正中系四瓣花牌。銀吊包下沿有金錢、繡球等五墜,各有刀、劍、戟等配飾。
蝴蝶銀吊牌,長約48厘米,重190克。為壓花合模,中空有立體感,分四段組成,以蝴蝶為主,上有三個小圈連接繡球,蝴蝶下系十一條繡球大刀墜。
這種銀吊牌,水族婦女佩在腰間或拿在手上,與其它兄弟民族婦女的佩戴方式顯然不同。
金錢萬字手銀鐲,重17.3克。模鑄壓花,空心、圓梗,花紋有古錢紋、萬字紋、扭絲紋、書卷紋各分一段。圖案勻稱,做工細致。
苗族不斷遷徙中經過長期發展,到近代之后隨著政治和經濟環境的逐步固化,本民族服飾有著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在文化傳承中替代文字成為載體,同時又區別于服飾‘昭名分,辨等威’的傳統社會功能,無論在衣服或飾品圖案上都體現出非寫實性、非單一性和非規律性的抽象意識。
二、苗族服飾文化(一)基本特征苗族本身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為了使本民族能夠在動蕩的社會存在下來,同時能夠抵御住封建專制的統治階級民族壓迫以及歧視。苗族的民族意識就非常強烈,把本民族的服飾傳統純正性作為保障民族獨立、維護和強化民族意識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而且這種意識相當根深蒂固,這也就是使苗族服飾在傳承上保持著穩定的另一種主要的因素。
(二)發展淵源
關于苗族服飾,史籍中多有記載。其中最早見于西漢劉安等所著《淮南子》“三苗髽首”的記載,當時苗族先民就有摻麻入發、盤髻于頭頂的習俗。南宋范曄《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記載,秦漢時期苗瑤先民“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無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型”,“衣裳斑蘭”。后晉劉熙《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載,唐代五溪地區“男子左衽、露發、徙跣。婦人橫布兩幅,穿中而貫其首,名為通裙”。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載,宋代五溪地區“男子未娶者,以金習插髻;女子未婚嫁者,以海螺為數珠掛頸上!雹诿髑逡院,有關苗族服飾的諸家著述圖錄更為詳細。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記載了貴州各地苗族服飾特征。貴陽一帶苗族“男髽髻,著短衣,無袖,惟遮覆前后而已。裙亦淺藍色,細摺,僅蔽其膝”。③這樣的藍色帶細褶皺短的裙子,就是現在俗稱的百褶短裙,直至今日,這樣的百褶短裙仍然是苗族服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已經不再是男子的服飾。而其他地域,如龍里、鎮寧、石阡、黎平、麻江、三都等地,雖然各自有細節區別,但男女皆盤發,蠟染衣服,短裙等仍然是相同的。清代同治年間《畢節縣志稿》載,黔西北一帶苗族“衣裳以花飾為主,領、袖及裳皆繡五色或以紅綠布為緣!薄澳凶咏Y發作髻,以色線扎之,加梳于頂前。衣前短后長,無衿鈕,竅其上而納首焉!褲及纏脛皆麻布。女衣亦同,……用筒裙”。④清中后期始,由于清政府在苗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鄂西、川東、湘西、向南以及黔東銅仁、思南、石阡等地苗族婦女易裙穿褲,男子服飾漸演變。苗族的分布廣泛,在逐步發展的過程中,支系繁多,服飾的品類也很豐富。苗族服飾工藝及其精湛,分有常裝和盛裝。常裝主要是以平時生產活動方便為前提,多呈簡樸。盛裝主要是為重大的節慶活動準備,華貴而隆重。苗族服飾區域特征明顯,這種跨省的區域性差異有較大的不同。同省市等地緣相近的苗族服飾差異雖然存在,但是只是細節的區別。
(三)男女服飾的區別
苗族的男人服飾主要是穿對襟或左衽上衣或是長衫,穿長褲,束著大腰帶,纏青布頭巾,到了冬天要纏裹腿。而苗族女子服飾種類就比較繁多,無論從色彩還是款式上。大多數苗族女性都穿著鑲繡、織補大襟或者是對襟上衣。穿著寬腿褲。繡花邊鑲在衣襟和袖口上。穿著的裙子款式大多數為百褶或是筒裙,裙類有長有短,以褶皺多為美。腰間會系著繡花的胃藥或者是圍裙,和男性一樣都會綁著裹腿。但是女性在頭飾方面很講究,發髻樣式復雜。頭部、頸部、手腕上喜歡帶著各種銀飾,盛裝時銀飾的重量可達10多公斤。 <
苗族服飾三大瑰寶
(一)蠟染
作為少數民族的傳統工藝,其來源大多數都與各種各樣的傳說有關,而蠟染是苗族服飾中最具特色的一種手工藝。傳說,十老人造成天和地以后,便用蒿稈把天撐上去。篙稈不抵事,撐不住天,一天垮三次,一晚塌三回,弄得人們天天躲天,人心惶惶。十老人想用一把傘把天撐住,就請巧姑娘娃爽造一把‘撐天傘’。巧姑娘用清風做紡車,白云織線,織出九十九疋白布。把布漿洗了曬在梨花樹下,大風吹落梨花,鋪滿白布。蜜蜂在上面采花吐蠟,蠟跡斑斑點點。白梨花葉瓣腐爛,把布污得黑麻麻。娃爽只好把布在哪去洗,這一洗,黑麻麻的布變成藍藍的布。布上有蜂蠟的地方沒有染上梨汁,就現出布的底色,斑斑點點很是漂亮。巧姑娘縫制了十三年,縫出一把藍底白花的撐天傘。是個老人把傘抬到頂天梁一撐,天就穩穩當當地蓋在人們頭頂上,還現出藍天和星星。天撐住了,苗家姑娘也學會了蠟染。蠟染,又叫做蠟纈,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是采用蠟防染技術對織物的一種印染工藝。蠟染工藝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世代相傳,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繼承和發揚了傳統的蠟染工藝,而且廣泛流行,已成為少數民族婦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藝術。這里的少數民族以蠟染作主要裝飾的有黃平、重安江一帶和丹寨縣</FONT></U><FONT 的苗族婦女。
歷史淵源
迄今為止,最早的蠟染制品出現在四川東部峽江地區風箱峽崖葬地區,時間上約為戰國至西漢初的蠟纈細布衣物殘片,相關的族屬和百濮等民族有關。而1959年也曾在新疆民豐尼雅出土的東漢“蠟染花布”。在中國少數民族經過蠟染工藝染出的藍底白花或藍底淺花色的印花布,古時稱為“闌干花布”。蠟染花布從秦漢時期傳入到中原地區,發展到了隋唐就相當的盛行,之后又傳播到了北方等更加廣泛的地區。唐宋時期,五溪即今天的詳細和黔東地區苗族的蠟染技藝名揚四方。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記載:“傜人以藍染為斑,其紋極細。其法以木板兩片,鏤成細花,用以夾布,而溶蠟灌于鏤中,而后乃釋板取布,投諸藍中;布即受藍,則煮布以去其蠟,故能受成極細斑花,炳然可觀。姑夫染斑之法,莫傜人若也”。⑤這所記載的是蠟纈與夾纈相結合的印染方法。蠟液在冷卻之后所產生的自然裂紋,使染色形成后的一種特殊的冰紋裝飾效果。而據《黔書》記載“裳服先用蠟繪花于布,然后染之,去蠟則花見!雹匏f的就是當時的生活在貴州的苗族先人,直接用蠟液在布上繪制各種花紋圖案,或者用蠟液涂滿織物的表面再用竹針勾畫。這樣的拉頒布在苗族中非常普遍,并且發展成一種傳統的民族工藝。3、特點 蠟染圖案花紋大多數都取自于自然的景物,如日月星辰、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等。而較為抽象的圖案更多的是如渦狀紋、波浪紋、對稱的菱形、連鎖圖案、自然的冰裂紋等等紋樣。但是紋樣大多是花紋均勻完整,色調以簡潔明快。苗族蠟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產、戰爭、遷徙等場景按照自然的規律和心理活動邏輯進行簡體、變形、夸張和抽象而成的“人化自然”的心靈符號,組成一種理想化的完形關系。
(二)刺繡
刺繡是中國著名的傳統民族工藝,用彩色的絲線在紡織品或者是其他的材料上運用不同的針法運行穿刺,從而構成各種的圖案或是花紋。著名的品種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此外,少數民族之中苗族、瑤族、彝族等等民族都有本民族的特色刺繡,并且多用于婦女服飾,刺繡的技法也相當復雜。苗族刺繡陣法復雜,細分有十余種,主要是平繡、鎖繡、辮繡、堆繡、貼繡、破線繡、縐繡等等。中國有史以來的各種針法,基本上都能在苗族刺繡針法中找到對應。而最具特色的就是堆繡、縐繡和破線繡。苗族婦女一般會根據圖紋要求,采取一兩種主要針法,再輔之以其他的針法
2、歷史淵源 至今所知,我國浙江省余姚縣河姆渡古文化遺址出土了四千年前的鎖繡,與今天十分精美而仍然流行的苗族鎖繡完全意義。這顯然不是某種強和,而是文化淵源上的一脈相承。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并且逐步在遠離中原的地區分散聚居。這在地緣上與漢族的傳統文化有著明顯的差異。但是由于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間不可避免地會有著交叉性。如苗族的刺繡圖案之中也有來自于漢族的民間素材,“雙龍搶寶”、“喜上眉梢”等等。 而現在的史學界中的普遍認識,夏商時期的苗族先民曾經建立過“三苗國”。而楚國就是在古三苗和以三苗遺裔的基礎上建立。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考證:“在周朝,苗族與楚族本來就是一個民族……苗族的楚國統一南方!彼抉R遷在《史記》中也論證了“三苗”、“蠻夷”與“荊楚”的淵源關系。⑦“楚苗同源”“楚國是在三苗故地建立的王國”。⑧; 三苗是繼九黎之后,由于戰敗之后,這部分苗民向南逃匿!渡袝分杏涊d:“竄三苗與三危,以變西戎;放驩兜于崇山,以變南蠻!雹嵋庵溉邕w徙中,和其他的部落結合,同時轉而以地域來命名,稱之為“荊”、“荊蠻”、“荊楚”!吨袊ㄊ泛喚帯分幸蔡岢觥霸趶V大的國境內有苗族和華夏族以及其他小民族,居民相互交流文化,產生以巫文化融合華夏文化為基本的楚文化” 。⑩苗民先祖曾經生活在長江中游地區,其生活習俗等各方面與楚文化有千絲萬縷聯系。而楚繡在當時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湖北省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早起除銹,雖然繡線已全部脫落,以其清晰的真言仍能看出花紋為卷曲花卉紋,線條流暢,真矯正器、均勻,繡法為辮繡。在花紋和技法上,楚繡和苗繡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楚繡中的“辮繡”和苗繡中的“鎖繡”、“辮繡”。在長沙出土的戰國絲帶圖案上的彩色幾何花紋,和現在苗繡相似或相同的圖案有幾十種。3、特點; 苗族服飾刺繡,其主題紋樣記錄著祖先的遺跡以及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圖騰遺跡。利用服飾、圖案等構造“生殖意向”,感通“原欲”的例子,在西南民族服飾中屢屢可見。貴州苗族服飾上常見的苗龍圖案,生殖意向非常直露。如表示交合:有的圖案的龍都是成雙成對相集,有的表示交媾態。表示孕育:龍身上長出花蕾、花朵以及果子,或以產仔多、生殖繁盛的魚蝦為龍體。生殖器象征:牛角龍不僅表示農業意向,也表示男性生殖器的堅挺有力。丹寨苗族吧牛角掛在大門上,象征人丁興旺。另外,苗龍圖案相配的果實圖案多選石榴、葫蘆,也是生殖繁盛的意向。 苗族刺繡反映了苗族婦女卓越的創造才能和無盡的才思機智。裝點不僅僅是生活,還承載著苗族的歷史文化,蘊含著很多有關苗族起源、遷徙歷史、宗教信仰的信息,研究苗族歷史文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銀飾
眾多的苗族傳統工藝品中,銀飾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無論是哪個區域的苗族人民,都會佩戴銀飾品,但以青年婦女佩戴最為普遍,部分地區的苗族男子也會佩戴。這不僅僅有著裝飾的作用,還是財富的一種象征。平時在生活中并不會穿戴太多的銀飾,但是在盛大節日的時候就以多為美,以重為貴。 苗族的銀飾都是由各自部落的男工匠打造,這樣的傳統技藝世代相傳。銀匠不僅是本民族文化的傳承人,同時也會得到族中其他社會成員的尊重。正是有了本民族的銀匠,有了較高水平的工藝技術作為基礎,從而使得苗族銀飾保持著鮮明的民族藝術風格。苗族銀飾風格各異,種類繁多。按照種類來說分為,頭飾、頸飾、胸飾、背飾、腰飾、手飾和腳飾。按照工藝的精細程度來說,可以分為精制和粗制。粗制工藝簡單,不要求精加工,用銀分量大,佩戴的目的是為了顯示家庭的富足,如實心的項圈和手鐲等等。精制工藝要求高,成品精致美觀。如銀花、圍腰鏈、銀羽、銀泡、銀雀、銀冠等等。有的地方還有銀蝴蝶、銀鈴等等。這類裝飾工藝耗時長,工序多,在冠架上焊接的這些飾物,少則數十件,多達數百件。
2、特點 在造型方面,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是銀飾主題其重要的一部分,充滿了神性的張揚和想象力的充分展現,而巫文化主宰者苗族銀飾的精神內涵。這些造型上的銀蝴蝶、銀鳥、銀角都是圖騰崇拜的表現。因為在苗族的始祖或部落都擁有者自己的“族徽”,“族徽”觀念在銀飾上也有著很好的體現。例如分布在黔東南部分地區的白苗,以蝴蝶作為族徽,所以銀飾上會有銀蝴蝶;在黔東南臺江等閑以及黔南都勻等地的苗民“嘎鬧”,以鳥作為族徽;湘西、黔東南雷山的部落以牛作為族徽;以花作為族徽的花苗等等。這些族徽都會在銀飾方面加以體現。 2011年春晚宋祖英的開場表演就是苗族的特色服飾體現,她本人穿著的是苗族的盛裝,但是經過了一定的變化。但是不變的是頭部還有頸部巨大的銀頭飾、銀項飾和銀胸飾。而她后面伴舞的主要是由黔東南苗族舞蹈團組成,同樣是盛裝,穿著百褶短裙,手腕和腳踝部分都有叮當作響的銀飾品?梢,苗族的銀飾不僅僅追求的是工藝上的精巧,多重疊加帶來的視覺沖擊,更要悅耳的聲響帶來的愉悅。在裝飾上,能穿戴銀飾的地方很多,但是在頭飾、頸飾、胸飾、背飾、手飾和腳飾上,大多都是帶有銀鈴或是細薄的銀片,走動起來的時候銀鈴就會叮當作響,而細薄的銀片甚至能夠隨風撞擊,產生出細碎清脆的聲音。這樣的清脆聲音,在盛大節慶日的時候,增添了活動的氣氛,聽著也很美。也會隨著舞者們的舞動在舞蹈時,演繹出另類的伴奏樂。
四、苗族的服飾的特點
(一)服飾代替文字作為歷史和文化傳承的載體; 苗族恐怕是世界上最喜歡遷徙的民族之一,其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南部。東南亞、美洲、歐洲等地區,也有許多苗族開拓者在那里闖蕩。但是其來源卻很難找到古籍資料可供考據。苗族四處漂流,無法修史立傳。長年的遷徙生涯,迫使苗族不得不將自己的民族文化,用最便易的方式,變成密碼,隨身攜帶。于是,口傳的古歌和手繡的斑衣,成為他們記史述古、文化傳承的基本樣式。 在苗族,要想“查閱”他們的“根古”,不用找書也找不到書,因為苗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而是“讀”那穿在每位苗女身上的花衣,就會知曉個大概了。追尋苗族的足跡,在滇東北、滇中和滇南的一些苗族都把服飾與他們的神秘往事連在了一起。例如在苗女百褶裙中,圖案構成多為“X”型,中間用正“T”和倒“T”相隔,表示山川;“T”上空隙出由菱形花紋及各種小圖案組成,表示無辜;裙上必有的三道紅黃相間、疊壓并行的飾條,腰部和裙角這兩道橫貫始終,叫“上郎”和“下郎”,分別代表黃河和長江;中間一道間斷的布條叫“布點”,代表灌溉的水渠;群交紅黃布條下蠟染的方田型圖案,代表城墻;綁腿叫“炒老”,紀念南渡黃河的日子。 雖然苗族的支系龐大繁雜,但是在各個不同方言區的服飾圖案紋樣中,幾乎都有一些形象固定,并且程式化的,這些圖案構成了服飾中的主體紋樣。苗族婦女的裙子無論是長短,大多數都喜歡打褶,這表示對祖先的懷念。裙疊象征著水波和稻田,幾何形橫條紋表示著在歷史上的數次遷徙和逃難,渡過黃河長江。
(二)無‘昭名分,辨等威’的作用 苗族不同于漢族,其服飾既無‘昭名分,辨等威’的形制規定,也無窮富貴賤的設置。寨老的威儀來自節日或儀式時的特權,負數的炫耀來自同樣頭飾上的數量堆砌!币赃@片文章中介紹的頭飾為例,幾乎是在所有的支系內部,頭飾的作用在乎于年齡性別的區別,以及平時和節日的不同。這種約定俗稱早已深深根植于成員的觀念,并且指導行為的決定意識。 與漢族服飾文化所不同,苗族服飾并沒有不同階層的紋樣區別,圖案紋樣是約定俗成的,共同生活的族群所認可的,社會成員也沒有質疑過其美丑,這是苗族社會群體所參加的共同創作的活動。無論是蠟染還是刺繡,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苗族部落,婦女們都是人人會繡花。銀飾的打造,是作為部落的工匠們家族的傳承技法,世世代代相傳。他們的父親或是母親是最初的老師,描摹上輩的圖紋和技法,同時會借鑒山寨里最靈巧的圖樣。精美的樣式會被大家爭相傳摹,同時不斷地改造自身的技法,從而演進成相對穩定的觀念性符號。這些都會深入到民族的個體意識中。所以當一個部落在盛大節日時去表現自己的財富,就會選擇相同基礎上的數量對比,但這個數量只會局限在銀飾上,而不是衣物的圖樣多少或是樣式上。
(三)圖案所體現的抽象意識 這樣的抽象意識體現,首先是非寫實性。其次是非單一性。最后是非規律性。這三者相互融合,形成了苗族服飾的特色之一。無論是刺繡還是蠟染或銀飾的圖案,都并非精巧細致,通過抽象、組合、隨機的組合排列之后,無法一眼看出表現的圖案寫實化的形象。這三者也是相互糅合相互影響,表現和貫穿始終。
1、非寫實性 因為文字的流失,所以對自然景物和歷史故事的描述,通常的就采取了高度概括歸納的方式。通過運用概括、夸張。取舍、簡化、變形等等造型方法,處理事物的形體結構、色彩等各方面。就如苗繡中多采用的幾何圖案,即是點線面的簡單表現,但包含著深厚的原始造型意識和古老的文化底蘊。如一種苗語稱之為“浪務”的花邊圖案,在苗族刺繡里非常盛行。這樣的花邊是無數個馬的抽象華文相互間連接成一串,兩邊是無數個抽象花塔紋樣穿插排列,外層兩邊各用一條折線式紋樣鑲嵌著,整個圖案結構嚴謹、精巧,造型簡練抽象,色調古樸大方。
2、非單一性
苗族服飾在構圖上,非單一性是指將動物或者植物等形象,通過相互組合、相互關聯和串接,重新地構成一種新的形象。這樣的新形象,大多數是按照形式美遠離或者是表達意愿的需要,在這個形象框架內附加上另外一種形象。整體的造型形態逼真,但是又充滿了神秘的色彩,造成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中有像的效果,表現出對豐富多彩自然濃縮凝練而成的新造型。如牛龍的形象就是這樣組合而來的,龍是苗族所崇拜的圖騰之一,而牛在苗族人民眼里不僅僅是一種農耕的主要勞動力,也象征著力量和強健的繁衍力。因為苗族人民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為了使本民族能夠強健地存活下來,必須更多地勞動力和子孫后代。所以把龍和牛合二為一,將龍身、龍尾、牛頭結合。這不僅表現出強烈的象征性意義,反映出本民族深層的精神理想。
3、非規律性
在創作方面,方法隨心所欲、輕松自如,對于客觀事物的描寫不拘泥于客觀現實,運用主觀創作思維去改造客觀的形象。創作的基礎是情感心理意向,表現的是主觀的真實性,追求的是情感意義上的真,而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以苗繡為例,就是指造型的非規律性造型觀念,即興發揮,甚至被人認為是怪誕!澳欠N看似主觀唯我的認識態度,心理認識與客觀現實混沌統一的狀態,實際是民間藝人真正藝術化的創造。他們把自己摯愛的物象情感化了,是一種自由自覺、合目的性的表現,它表現了作者特定的審美感受,同時又符合群體的審美心理特征。在這些主觀唯我的創造中,審美主體與客觀達到了完善和諧的統一!
苗族的服飾無處不向世人昭示:我們是苗族,我們來自黃河之濱、長江之畔;我們長途遷徙,歷盡艱辛;我們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正是在這樣的心態之下,苗家人傾其心血去繡、去染、去雕琢、去展示他們的情結,因此才有了如此優秀的、民族特色極強的苗族服飾藝術。無論是在如何艱難的時刻,苗族人民都沒有放棄他們培養起來的民族服飾藝術,這不僅僅體現了苗族人民憧憬光明未來、追求真善美。更體現了他們認為這些都是值得用生命和熱血來捍衛的民族文化和骨血。這種保護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強烈民族意識,會產生強大的力量,即使在今天這種民族的精髓依舊會繼續繁衍和繼承。
威寧水族苗族服飾和苗族的服飾特點
來源: 瀏覽 7774 次
上一篇:廣州西關獨特的風土人情
下一篇:苗族舞蹈:苗族粑棒與粑棒舞
更多關于 威寧水族苗族服飾和苗族的服飾特點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