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染是一種古老的手工技藝,蠟染主要是衣服的著色工藝,蠟染的圖案制作一般不打樣,只憑構思繪畫,也不用直尺和圓規,所畫的平行線、直線和方圓圖形,折疊起來能吻合不差。
蠟染實際叫“蠟防染色”,它是用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毛等天然纖維織物上,然后放入適宜在低溫條件下染色的靛藍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出因蠟保護而產生的美麗的白花。蠟染的靈魂是“冰紋”,這是一種因蠟塊折疊迸裂而導致染料不均勻滲透所造成的染紋,是一種帶有抽象色彩的圖案紋理。采用靛藍染色的蠟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是我國獨具一格的民族藝術之花。蠟染是苗族古老民間藝術,許多地方苗族多用蠟染成品作衣飾、床單、帳沿、枕巾等,并流傳至今。蠟染,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
蠟染的制作方法
畫蠟前的處理
先將自產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凈,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狀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曬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臺。
點蠟
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蠟放在陶瓷碗或金屬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殼火使蠟融化,便可以用銅刀蘸蠟,作畫的第一步是經營位置。有的地區是照著紙剪的花樣確定大輪廓,然后畫出各種圖案花紋。另外一些地區則不用花樣,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畫出大輪廓,便可以得心應手地畫出各種美麗的圖案染色
浸染的方法,是把畫好的蠟片放在藍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淺藍色。再放入浸泡數次,便得深藍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織物上出現深淺兩色的圖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淺藍色上再點繪蠟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現出深淺兩種花紋。當蠟片放進染缸浸染時,有些"蠟封"因折疊而損裂,于是便產生天然的裂紋,一般稱為"冰紋"。有時也根據需要做出"冰紋"。這種"冰紋"往往會使蠟染圖案更加層次豐富,具有自然別致的風味。
去蠟
蠟染最后的制作步驟是去蠟,經過沖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蠟質,經過漂洗后,布上就會顯出蘭白分明的花紋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蠟染
來源: 瀏覽 7256 次
下一篇:非物質文化遺產粉塑
更多關于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蠟染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