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結構是古建筑和古典紅木家具各個木結構鏈接的作用,榫卯包括榫、卯。
榫包括榫端、榫頰、榫肩三個部分;卯包括榫眼、榫槽。
榫卯結構各部分的名稱:1、榫眼;2、榫槽;3、榫端;4、榫頰;5、榫肩
幾種常見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在中國的運用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紅木家具的一大特色。許多明清時期的紅木家具距今已幾百年的歷史了,雖略顯陳舊,但家具整體的結構仍然完好如初,其中,榫卯結構可是功不可沒的。傳統紅木家具各連接部位,一律以榫卯相接,不僅嚴謹、牢固,還有裝飾作用。榫卯結構的種類很多,就其使用的部位、功能和形態而言,大體可分為明榫、暗榫、套榫、夾頭榫、插肩榫、抱肩榫、鉤掛榫、燕尾榫、楔釘榫及走馬銷等。
長短榫 掛 榫
楔釘榫 斜角榫
長短榫:一般腿部與面子的邊抹接合時,腿料出榫做成一長一短互相垂直的兩個榫頭,分別與邊抹的榫眼結合,故稱“長短榫”。因邊抹接合用格角榫,抹頭兩邊打榫眼腿料出榫與大邊出榫相碰,故只能取短榫才更牢固。
燕尾榫:相傳為魯班發明,被后世尊稱為“萬榫之母”,是明清家具中不可缺少的榫卯連接法。燕尾榫是指兩塊平板直角相接時,為了防止受拉力時脫開,將榫頭做成梯臺形,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榫”。
明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能看到榫頭的稱為明榫。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門框處。
暗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不能看到榫頭的稱為暗榫,也稱“悶榫”。暗榫的形式多種多樣,就直材角結合而言,就有單悶榫和雙悶榫之分。明式太師椅和靠椅的椅背搭腦和扶手的轉角處常用暗榫。
楔釘榫:是用來連接弧形彎材的常用榫卯結構,它把弧形材截割成上下兩片,將這兩片的榫頭交搭,同時讓榫頭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動。然后在搭扣中部剔鑿方孔,將一枚斷面為方形,一邊稍粗,一邊稍細的楔釘插貫穿過去,使其不能左右移動。圈椅、皇宮椅的扶手一般都是使用楔釘榫。
掛榫:通常用在霸王棖與腿的結合部位。霸王棖的一端托著桌面的穿帶,用木銷釘固定,下端交帶在腿足中部靠上的位置,榫子下的榫頭向上勾,腿足上的棖眼下大上小,且向下扣,榫頭從榫眼下部口大處插入,向上一推便勾住了下面的空隙,產生倒勾作用,然后用楔形料填入榫眼的空隙處。
斜角榫:又稱斜角接合,是景泰藍古典家具中常用的一種榫卯結構,也是現代中式家具的標志性結構方式。斜角榫,是指框架接合后,其立邊與帽頭的端面都不外露。在木家具的結構設計中,特別是在中式家具結構設計中,盡管斜角榫的外表美觀,但接合強度較低,這是人們擔心的問題。所以,抗拉強度和抗彎強度是衡量木框斜角榫接合性能的兩個重要指針。
抱肩榫:這種榫卯結構常用在束腰家具的腿足與束腰、牙條相結合處。抱肩榫常采用45度斜肩,并鑿三角形榫眼,嵌入的牙條與腿足構成同一層面。從外形看,此榫的斷面是半個銀錠形的“掛銷”,與開在牙條背面的槽口套掛,從而使束腰及牙條結實穩定。
夾頭榫:這類榫卯結構在案形家具中最常見,家具的腿足上端開口,嵌夾牙條與牙頭,頂端出榫,與桌案案面的卯眼結合,結構穩固,桌案和腿足角度不易變動,又可將桌面重量分擔到腿足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