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州三樓是絳州縣知名的古建筑,絳州三樓指鐘樓、鼓樓和樂樓。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絳州大堂的東南。絳州三樓并峙,與其它地方常見鐘鼓二樓相比,國內少見。絳州三樓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鼓樓
鼓樓雄居衙坡頂端,創(chuàng)建于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1370年)明清兩代皆有重修,現存為明代遺構。臺基高大,在兩面拱券門洞,洞內地面為青石鋪砌,溜光滑亮。樓身三層,自下而上,逐級收縮。底層寬五間,四周圍廊,二、三層均為三間,歇山頂,樓內梁架非常規(guī)整,登此樓可俯瞰全城風貌。
鐘樓
鐘樓,始建于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元、明、清三代均有重修。臺基高聳,樓身四面券拱門洞,十字歇山頂。內懸萬斤鐵鐘,為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縣城北關天慶觀所鑄,其重其古皆為國內之最,以木擊之,其聲隆隆。解放前,曾以之作為報時之用,每一撞擊,鐘聲宏亮,數十里之外清晰可聞。文革中,鐘樓受人為破壞,原鐘落地,鐘聲絕響。1979年夏,山西省文物局拔款予以修復,修建圍墻,鋪以臺階,供人游覽,鐘又得懸掛,鐘聲重鳴。
樂樓
樂樓位于鐘樓的東北,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重修。臺基高約2.5米,上下兩層皆可演戲。樓前有石板坡道,俗稱“衙坡”,坡上嵌有七星,呈北斗狀,又稱“七星坡”。坐在坡上可欣賞樂樓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