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越窯之名最早見于唐代。窯所在地主要在越州境內,即今浙江省寧紹平原上的紹興、寧波兩地。生產年代自東漢至宋。上虞越窯青瓷先后經歷了三國西晉時的鼎盛期和晚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衰落。所產瓷器始終以青瓷為主,漢至南朝還生產一定數量的黑瓷。上虞地區是成熟青瓷的起源地,而成熟青瓷的出現又以小仙壇窯址的瓷器最具有代表性,樣子收藏帶你了解上虞越窯青瓷從繁盛走向衰落的全過程。
唐代——上虞越窯從復蘇到中興
隋朝歷時短暫,具有顯明隋朝特征的越窯窯址在上虞尚沒有發現。上虞境內迄今也未發現隋朝紀年墓。有隋一朝,上虞各地窯場不可能無緣無故停燒幾十年。部分南朝與初唐窯址中,其上下限當延至隋朝。到唐代,今章鎮灣頭、前進村與上浦鎮凌湖村一帶,成了當時的制瓷中心。灣頭、前進,位于上虞市南部,隔曹娥江與六朝時期始寧縣治三界相望。灣頭村因曹娥江流經村東,形成十里大灣而得名。在灣頭、前進的仙人山、葉家山、鳳翼梢’山、窯山、大魚山、風吹山頭、西家山等地,分布著大量唐代窯址。這一帶,還未發現漢六朝時期的窯址。各窯址中所見產品有碗、罐、缽、蟠龍器、茶托、注子、燈、多角罌、甌、洗、粉盒、 壺等,釉色大多青黃,光素無紋。在這些窯址中可常見到一種新器物一一頤,口腹向外斜出,璧形底,在上浦帳子山貞元十七年墓中也曾出土過此類器物,是中 晚唐時新出現的品種。粉盒為子母口,上腹直,下腹弧收至底,平底,蓋作母口。多角瓶,為直口,溜肩,腹部作上下三處束腰,器身上貼附向下彎曲的角。 注子為喇叭形頸,溜肩,橢圓腹,短嘴,腹壁飾四條flll直線。缽為圓唇,口斜 直,折腹,平底微內凹。水丞作圓唇,斂口,扁圓腹,向肩部往下用細泥條堆貼四條直棱,至底部折進成足,上置斗笠狀蓋,也有作矮直口,扁圓腹,平底,器腹飾六條凹直線。
凌湖村周圍的瓶底山、窯臺山、象鼻山、窯山、黃蛇山、前山、虎皮山、帳子山一帶,也是唐代窯址密集分布區,所見產品有碗、罐、缽、器、壺、粉盒、 碟、燈、注子、蟠龍輯、盤等。在黃蛇山窯址中,發現了一件內底刻"廟"字的 碗。該窯的罐,耳為柿蒂形。在窯臺山窯址中,有一件窯具上刻有"元”字。 瓶底山、窯臺山窯址中,還有一種醬褐釉產品,往往施半釉。該窯的碗,呈折腹狀,口和上腹幾近垂直,下腹向內折收,平底,當屬初唐瓷器。黃蛇山窯址的蟠龍囂,喇叭形頸,頸部堆貼龍紋,肩部對稱地貼四個扁圓形耳,其造型與裝飾風格與嵊州出土的唐元和十四年的翠十分相近。黃蛇山窯址所出的注子,頸部加高,腹呈橢圓形,有四條內凹的直線,嘴加長。燈為翻沿,敞口,腹壁斜直,小平底,內底安一環形紐。罐為翻沿,矮頸,溜肩,弧腹,頸肩部對稱地貼扁條耳。碟,作尖抖,敞口,淺腹,撇足。
在凌湖窯山,黃蛇山等窯址中,發現了大量匣缽。匣缽為覆缽形,坯體放在匣缽內疊裝成匣缽柱焙燒,坯體受匣缽保護,不再裸露在窯床,產品不易損壞, 也避免粘附砂粒。由于匣缽的使用,產品制作時胎體可以變薄,產品顯得輕巧 致,燒成后釉面也更加光潔瑩潤,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匣缽的出現,為越窯到達顛峰做好技術準備。
據史書記載,隋開皇九年(589年) ,廢上虞、始寧入會稽縣,先后屬吳 州、趟州、會稽郡。唐出,今上虞境內仍為會稽縣的一部分,屬越州。唐武德四年(785年)曾以 縣與故始寧地為嵊州,八年州廢。貞元元年(785年) ,分會稽復制上虞。長慶元年(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復置,屬越州。長慶二年縣治遷今上虞豐惠鎮先|二必蝕。這段時期是上虞建制變化最為頻繁的時期。
在百管附近的曹娥、小越馱山等地,常常出土漢六朝的精美的越窯瓷器。在豐惠附近山屢有精美的瓷器出土。1982年4月,在豐惠鎮廟后山清理唐乾符六年(879)紀年基,山土了陶質墓志,上陰刻真書"乾符六年十一月四日謝甘終于越洲上虞縣釣臺鄉之口茅口年四十有三",另有青瓷阻與幡龍嬰各一件。蝸龍器為人盤口,喇叭形頸,溜肩,圓鼓腹,平底,頸肩部附四個對稱的雙股’之間擔塑-騰空蟠龍,腳踩祥云,龍體扁平,上有捺壓出的鱗片, 背上貼副龍鰭,龍尾卷曲,貼附于囂的肩部,瓷器施青黃袖,釉色均勻滋潤,頗有大唐帝國之風.
五代北宋——上虞越窯輝煌的頂峰
唐代的精鎖割據,為中國統一的政局埋下了禍根。當唐代最后一位皇帝走下政治舞臺時,中國又一次進入了版圖分裂的時期,史稱五代十國。偏安于東南隅的錢氏兒跑吳越國,為了維持其割據政權,一方面對中原王室極其忠順,另一方面努力發展經濟,曾強國力,吳越國把大量的越窯瓷器向中原朝廷進貢,極大地剌激了越窯青瓷產量與質量,把上虞越窯推向了輝煌的頂峰。
光緒《上虞縣志》記載"廣教寺,縣西南三十里,昔置官窯三十六所,有官院故址。宋開寶四年,有僧筑庵山下,為陶人所禱。華州節度使錢惟治創建為寺,名保安。治平丙午改今額,俗仍日于窯寺。" 20世紀50年代初,在甲仗村窯寺前一帶開挖沿山渠,挖出了大量的瓷片、窯具。沉睡多年的窯寺前窯址被發現 了。今甲仗村窯寺前周圍,窯址連綿成片,窯具、瓷片堆積如山,十分豐厚。在拗花山、立柱山、道士山、小娘坎、傅家嶺、盤窩灣、大 山,、馬窯頭、子嶺山、龍臍山、胡庵底山、深井山等地,當年都是連綿的窯場,燒造產品有碗、 罐、注子、粉盒、盞、茶托、碟、盒、盤、杯、燈、熏爐等,種類繁多;釉色大 多青綠,亦見淡青、青黃等色;裝飾技法主要是刻劃花,所見紋飾有荷葉紋、凸棱紋、凹線紋、卷草紋、蓮瓣紋,鸚鵡紋、鳥紋、團花紋、江濤紋、荷葉龜心紋等,紋飾線條流暢,形象生動,充分展示了官窯的風采。窯寺前一帶的窯場,燒 造年代大多為五代北宋。董家山村的驅豬嶺、吸壁蝴蝶山與窯寺前相近,當屬窯寺前窯群范疇。
上浦鎮的其他一些地方,也發現了這一時期的窯址。夏家埠村的帳子山,凌湖村的西凹塘山,馮浦村的烏龜山、窯山窯址,其燒造的產品質量也十分精致, 但產品種類與裝飾紋樣沒有窯寺前窯場豐富。
在上虞各地的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這一時期越窯的精品。下管鎮同郭村 出土的五代鴛鴦注子,整器呈鴛鴦造型,背部開一花形口,酒由此入,嗦張開,作鳴叫狀,酒由此出。鴛鴦造型惟妙惟肖,實用與美觀達到完美的結合。 上浦鎮昆侖村出土的五代雙虎枕,枕面為委角卷曲狀,上刻摩翔紋,枕面下是 雙頭相向的臥虎,恬靜安詳,仿佛陪伴著主人一起進入夢鄉。豐惠鎮笠郎販村 出土的熏爐,上浦閘總干渠出土的盞托,陳溪鄉下齊村出土的橄欖形罐,下管鎮出土的注子,曹娥嚴村鳳凰山出土的牡丹紋粉盒、蕉葉紋圈足罐等器物,也是這一時期的精品瓷器。
上虞越窯的衰落
剛進入巔峰期的上虞越窯,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戛然而止,在北宋中晚期,吳越國納土歸宋后不久,上虞制瓷業同其它越窯產區一樣,從巔峰上急劇下滑。上浦鎮石浦村出土的一件糧翠瓶,現藏紹興博物館,腹部刻"上虞窯匠人項霸造糧翠瓶一個送上新化亡靈王七郎戚平元年七月廿日記"。銘文表明,此器系吳越滅亡20年后上虞燒制,器物的制作較粗糙,釉色青黃,有大量開片,與越窯全盛時期的瓷器己不可同日而語。
越窯衰落后,上虞各地仍存在一些窯場,所燒瓷器以碗、韓瓶、罐、壺等日用器為主,燒成溫度低,胎質粗松,釉色呈黃褐色,胎釉結合不緊密,極易剝釉。從胎、釉的特征肴,這些瓷器與傳統越窯瓷器迥異,己不屬越窯范疇。
寧紹一帶越窯在北宋中晚期衰落,其原因學術界多有爭論。有歸因于吳越國滅亡,有認為是其他窯口興起,越窯在同行業競爭中落敗,有認為是瓷土貧乏、燃料耗竭,有認為農業迅速發展導致窯業衰退,也有認為是窯業稅的征收加速了越窯的衰落。
吳越立國后把越窯推向了全盛期,吳越國的滅亡對越窯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上虞窯寺前往址曾出土一塊"紹圣五年"銘文瓷硯,這說明吳越國滅亡后的大約半個世紀中上虞各地窯場生產的商品瓷仍維持一定規模。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導致越窯最終消亡的呢?
與其他越窯窯址分布一樣,上虞越窯窯場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焙燒越窯青瓷的燃料是松柴,松木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在宋代,寧紹地區大量的山地被辟為茶園或開墾為農田,使自然植被面積不斷縮小,加之人口大幅增長和農業的高度興旺以對木材的需求,使越窯賴以燒瓷的燃料日益緊缺。龍窯焙燒消耗的木材數量的很大的,燃料的短缺是導致越窯衰落的主要原因。
上虞越窯也在哀落后,一些燒造韓瓶、碗、罐的土窯大量分布在非傳統瓷業生產,如章鎮魏家莊,上浦俞傅、滿湖、紅明以及長塘、道墟等地都有這類窯址。 而傳瓷業生產區的瓷土礦藏并未枯竭,至今上虞市三雄陶瓷有限公司等一些瓷業與私人作坊依然在窯寺前、帳子山一帶大量取土。越窯衰落后,上虞的非傳統瓷業反山現了一些土窯,惟一合理的解釋也只能是燃料的原因了。
當然,越窯的衰落并不意味著優秀制瓷工藝的消亡,龍泉窯繼承越窯的傳統而蓬勃興起,說明路窯的傲睨天下的卓越的青瓷燒造技術己在新的時空里發揚光大。
上虞越窯青瓷從繁盛走向衰落的原因
來源: 瀏覽 1428 次
上一篇:明代不同時期瓷器三足筒式香爐特點
下一篇:行爐-器形別致的瓷器香爐
更多關于 上虞越窯青瓷從繁盛走向衰落的原因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