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多子多福多壽描金瓷碗是清朝道光官窯瓷器,瓷碗的畫片有著美好的寓意,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五彩多子多福多壽描金瓷碗通高5.5厘米,口徑11厘米,底徑5厘米,重127.5克。器身均勻的繪著折枝的佛手、壽桃、石榴等果實,其間隔區域內彩繪著蝙蝠和“壽”字紋圖案。碗心彩繪團花圖案,內有兩支壽桃和一只蝙蝠,碗底圈足內紅彩書“大清道光年手制”六字篆書款。整個器型優雅,色澤明快,圖案疏朗,構圖舒展,意境深遠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
佛手、壽桃、石榴是漢族傳統的三多吉祥圖案。源出“華封三祝多福、多壽、多子。一般多以佛手、桃子和石榴組成!胺稹迸c“!敝C音,相傳佛之手能握財寶,多財寶表示多福;桃子俗稱“壽桃”,《漢武故事》說,西王母種的蟠桃“三千年一著子”,吃了可長生;石榴,取其“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作為多子的寓意;《北史》:北齊南德王高延宗納妃,妃母宋氏以兩個石榴相贈,祝愿子孫眾多!叭唷眻D案佛手、桃子和石榴組合于一器常見于清中期。
五彩瓷器發展歷程
關于五彩清乾隆朱琰著《陶說》:“五彩,用燒過的純白瓷器、繪彩、過爐火燒成!鼻迩 赌细G筆記》:“其五彩則素瓷純用彩填出者是也!币陨峡芍,當時人謂五彩為在白釉瓷上施以彩繪的瓷器。今天一般包括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兩類。釉上五彩,用紅、黃、綠、紫等各色顏料在已經燒成的白瓷上繪畫紋飾,再經700-800度的低溫二次燒成,成器后,表面呈現多種顏色的圖案紋飾。創始于金代磁州窯系窯場。青花五彩,用紅、黃、綠、紫等各色顏料在已經燒成的青花瓷器上繪畫紋飾,再經700-800度的低溫二次燒成。出現于明宣德時期。
五彩瓷的出現是在繼承和發展漢族傳統彩繪瓷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北宋時期,北方著名瓷窯磁州窯所燒造的白底黑彩、白釉紅綠彩、白釉綠彩等品種,無疑是明清五彩瓷器的先聲。金代元五彩瓷器的確定,是學術界對近十幾年在考古發掘以及海外陸續發現的金元釉上五彩瓷研究的結果。特別是金代定窯的釉上紅彩和磁州窯系統的釉上加彩,可以斷定是釉上彩的原始階段,五彩瓷器成熟于明代,繁盛于清。
大清道光官窯五彩多子多福多壽描金瓷碗
來源: 瀏覽 4264 次
更多關于 大清道光官窯五彩多子多福多壽描金瓷碗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