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藏經是佛教經典的古籍善本,中華大藏經匯集了漢、藏、滿與蒙古四種文字的大藏經。漢文絕大部分是東漢、魏晉南北朝、唐朝期譯出的。從兩晉南北朝開始,中國僧人及佛教信奉者下不少著作,有經序、注疏、論文、工具書、史料編輯,有一些假托譯出的佛經,正統佛教徒稱為“偽經”。這些大量的中土著述,豐富和發展了佛教傳統的“三藏”(經、律、論)的內容,使大藏經成為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百科全書。
北宋開寶年間始以木版雕印佛經,世界上第一部大藏經問世。后來歷遼、金、元、明、清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雕印藏經,F存公家私家刊印的大藏經達十七種之多(即:宋有《開寶藏》、《崇寧藏》、《毗盧藏》、《圓覺藏》、《資福藏》;遼有《遼藏》;金有《趙城金藏》;金元之際有《磧砂藏》;元有《普寧藏》、《官版藏經》;明代有《洪武南藏》、《永樂南藏》、《永樂北藏》、《武林藏》、《萬歷藏》、《徑山藏》;清有《龍藏》)。民國以后還出版過兩種鉛字排印本《頻伽藏》和《普慧藏》。在國外,漢文版藏經有《高麗藏》(根據北宋《開寶藏》翻刻,經版兩次毀于火,今本高麗藏已非原貌)、《弘教藏》、《卍續藏》、《大正藏》。
2011年5月24日,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正式對外公布,歷時近25年的《中華大藏經》(藏文部分)對勘、編輯、出版工作宣告完成,《中華大藏經》(藏文部分)與任繼愈先生主持完成的《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終成完璧。 大藏經,為佛教經典的總集,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自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大藏經的編輯出版。新中國成立后,《中華大藏經》的編輯出版工作即被提到日程上來!吨腥A大藏經》是由漢、藏兩種文字組成的大藏經,這在大藏經歷史上是首創。編輯出版《中華大藏經》的籌劃,始于上世紀60年代初。當時,作為“文化遺產”的“搶救”對象,編輯出版《中華大藏經》被列入了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計劃,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呂澄先生為此還專門擬出了《新編中華大藏經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