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尤其是在佛教藝術中,佛像的姿勢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元素。哪個手指曲哪個手指伸,掌心朝內還是朝外,手掌向上向下還是橫向,都可能傳遞不同的含義。圖形是信息傳遞最有效最古老的載體,佛教藝術的目的,就是經由雕塑和畫像,向信徒表述佛法。今天樣子收藏網介紹一下佛像雕像里坐姿的含義。
佛像雕塑中的姿勢有站、坐、跪、飛行等姿勢。其中,跪姿多見于供養人像,飛行僅見于護法神中的飛天。坐姿的講究最多,在使用上也有區別。
佛像有立、坐兩種,但坐姿只能采用“全跏坐”,不能采用“半跏坐”,還要和一定的手印相配合,便有“禪定像”、“說法像”等單尊造像的形式。跏趺坐:簡稱“跏趺”!磅谩敝缸惚,是兩足交叉置于左右大腿上而坐。跏趺坐即是佛修行時坐法,又可分為兩種:“全跏坐”、“半跏坐”。
全跏坐:即兩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面做,俗稱“雙盤“。由于兩足交叉時,有哪只腳先壓的區別,所以雙盤又有“降魔坐”、“吉祥坐”兩種!敖的ё笔窍纫杂易銐鹤蠊,后以左足壓右股,禪宗僧人多采用這用做法。
結跏趺坐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坐姿,相傳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時的坐式,一般用于表現佛在說法以及禪定或者降魔。
這種坐姿是盤腿而坐,足心向上。其中,右腳在外,左腳在內的,叫“吉祥坐”,在密宗則稱為“蓮花坐”:
半跏坐:是僅以一足壓在另一股上,俗稱“單盤”,無論是將左足壓右股上,還是將右足壓左股上,都是“半跏坐”,密宗稱之為“吉祥坐”,也是僧人的坐法。造像時,佛不采用這種坐姿,只用于菩薩像。半跏趺坐原系佛陀特允比丘尼之坐法,以防止經血漏出或遭蟲蛇侵害。此外,由于半跏趺坐為后世菩薩之雕繪多作女子形像之原因。
倚坐:又叫善跏趺坐,是身體端坐在座位上,讓兩條小腿自然下垂的坐姿。早期的交腳彌勒雕塑像,讓兩條小腿交叉,也是倚坐,又叫“交交坐”。
善跏趺坐:迎接世人往生兜率凈土和下生成佛的特有標識。前兩種主要是雕像的造型,壁畫較少見。善跏趺坐是隋唐以來彌勒的基本姿勢,也成為彌勒像與其他菩薩、佛像的最明顯區別。
游戲坐
這種坐姿是一腿曲盤,另一腿下垂座前,呈半跏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