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造像雕塑分為個體石造像和造像碑兩種,是用石材雕刻的宗教偶像。前者直接以石造像,主像多為 圓雕,大多數像身背部、臺座或碑面銘記兩旁、左右側和整個碑陰,都刻滿了清信士的姓名以及造像年月,據此可以判斷其時代。后者是在碑形石或柱狀石上鑿龕各種造像,雕刻手法以浮雕為主;碑石高廣不一,厚度常為20厘米上下;碑的正面上方刻佛龕和佛像供養人像;佛龕上方是碑額地位,上圓下方,刻滿了紋飾,F存最早的石造像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遺物。北朝是石造像的鼎盛期,造像數量極多,題材以彌勒最常見。北魏早期還出現了佛道混合的造像碑。南朝石造像的數量較少,但雕工精致。隋唐石造像主要有彌勒、觀音、阿彌陀佛、釋迦多寶并坐等,雙身佛、菩薩并立、雙身思維菩薩等尤為多見,三尊像、五尊像也?煽吹;造像碑常見維摩詰等經變故事的內容。唐宋以后,石造像趨于衰微,F存的石造像以河北曲陽修德寺石造像,河南滎陽大海寺石造像,甘肅酒泉文殊山石窟的北涼造像碑等較為著稱。
石造像出現的時間,大體在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之后。魏晉以來,在北方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響下,小型可移動的石造像也趨于流行。它們的風格特征與同時代的石窟造像和金銅佛像基本一致,可用石窟造像和金銅佛像作參照。如北魏早期,佛像的頭部出現水波紋發髻,多是身著廣袖通肩大衣,其中年代較早的紋褶稀疏,線條較硬;稍晚的則紋褶密而柔軟。許多偽刻的石造像,很難與相應的時代風格特征相符。此外,傳世石造像的表面有風化侵蝕所形成的銹色,表面發白,且有狀似根須又似流質自內淌出的“石筋”銹痕,很難仿造,可作為鑒別石造像的依據之一。
砂石釋迦像
北齊
高44 3厘米
砂石雕刻,釋迦雙目微睜,面容慈祥,雙手殘缺,然依稀可見說法姿態,結跏趺坐于石臺之上;圓肩,衣式具有犍陀羅藝術風格。雕刻手法柔和簡潔,體態優美。背光平素,傷殘。石座正面凸刻二獅戲珠圖,另三面題刻因風化而湮滅,僅可識見“天統四年五月十二日佛弟子口信女……”等字。